微信分享图

话说朱英元

  朱英元这个名字,对圈中很多人来说,并不很熟悉。但于我而言,文艺细胞丰富、对雕塑情有独钟、目标坚定、持之以恒、执着勤奋、积极进取,是我身边的一位具有良好特质,有血有肉的年轻人。

  时下雕塑界,大致可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雕塑家:1.身处学术前沿的院校类学者型雕塑创作者;2.以雕塑创作服务于社会,以此为主业的专职雕塑工作者;3.游离于体制之外,以生存为前提、以艺术追求为终极目的的雕塑从业者。朱英元基本可以被界定为第2、3类型;既以雕塑作为职业、专业,服务于社会,又肩负着生活的重担,不懈追求自己艺术理想和追逐梦想的人。

  2003年我建雕塑工作室《芳泥苑》,也算是朱英元开始正式踏入雕塑艺术圈的时段。从一名对雕塑艺术只知量化、技术化的初学者,到逐步能从艺术的本体去思索和实践,英元跌跌撞撞、一路走来,雕塑之路并不平坦。有过年少的无知、青春的轻狂、认识上的起伏跌宕到艺术上价值观的蜕变,经过十年的沉淀和历练,他应验了麦穗弯腰的哲理——从一丛昂扬朝天的青苗,到孕满麦浆的沉甸麦穗。我们知道,成熟之后的弯腰,可以兼得谦逊和成功。

  在今天看到他所呈交的作品选中,我已能欣喜的见到在艺术创作和社会服务的各种项目中,英元脚踏实地和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以及作品中体现出的刚柔并济和诗塑兼得的艺术成果。就那略带文人气息的作品集而言,诗不入格而达意,塑不见大而动情。看他灵动的一雕一凿,到坚韧的一锤一锯 ,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成长走向成熟,从领会走向领悟,从人云亦云走向独立的思考。这一切,成就了一个成熟男人的品格 ,也雕塑出一个真正雕塑家所必需具备的重要秉性。

  然而,仓禀实而知礼仪。在体制之外、对艺术有梦想的年轻人,要想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非易事。当马斯洛的人类第一、第二层次需求还未能得到满足之时,理想和抱负、艺术和梦想,似乎都是奢谈。很多生存条件优越的艺术家,都因为种种的原因,放弃了艺术的梦想,而透过朱英元这些年来的作品所体现出来的执着和努力,敏感和才华,作为青年雕塑家,我已经看到,属于他骨子里透出了的精神特质,已不仅仅是朱英元的一张增添砝码的名片,而应该是赋予了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真正大写的人生。

  正值《朱英元雕塑选》出版之际,在此谨致以衷心的祝贺!

2014.5.5

  本文刊发于《朱英元雕塑选》

作者:吴雅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