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朱炳仁来了。他建造的中国第一座铜建筑民居——江南铜屋,成为杭州新的著名景观。在资费建造的三千平方米的民居大宅中,朱炳仁倾其所能,以铜为精华将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绘画、雕塑、建筑、书法、交融和合。从铜桌、铜椅、铜门、铜窗、铜斗拱到铜殿、铜塔、铜桥……等等,在这里,铜的实用功能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
曾经,世界艺术史上独一无二的中国铜器,是浩如烟海的器物文化中最为瑰丽、最为尊贵、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珍宝。然而,随着瓷器、不锈钢等日用品的日益盛行,眼下铜制品正悄然退出普通老百姓家庭,这个不争的事实让朱炳仁感到非常不安。他说,铜作为紧缺物资,中国大约50%靠进口。眼下,欧洲居民人均年用铜量达40公斤,而中国居民年用铜量仅为0.4公斤。
如今,朱炳仁把“让铜回到人民生活中”当作了创新朱府铜艺的又一使命。这座世界仅有的铜文化博物馆免费向世人开放,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驻足观看,而他自己仍然居住在又小又旧的老房子里。“我的作品就是免费让人欣赏的,大家甚至可以随意拍照!可以想象,当一个捡废品的人都能坐在艺术殿堂里尽情地享受,这不正是中国的一大进步!”朱炳仁的传人第五代传承人朱军岷,从故宫文创窗口开始,已于2013年陆续在深圳、太原、沈阳、大连、青岛、济南、绍兴等城市开出品牌专柜,也有计划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开设窗口。
朱炳仁说,铜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可以进行反复使用,国际卫生组织确认铜材料还有很好的抑菌作用,人类生活需要铜离子,国家应该鼓励藏铜于民,大家一起来拯救渐行渐远的铜文化。
运河三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