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朱炳仁:一场火烧出熔铜艺术流派

  一场在2006年常州天宁宝塔的大火,烧出了一铜雕艺术的新流派,「熔铜艺术」、「熔现实主义」。

  被誉为「中国铜雕泰斗」的朱炳仁,从这场大火里看到铜块的高温烧融、流淌、凝固的过程与形象,因而体会出「熔铜艺术」。「熔铜艺术」,运用「无模可控熔铜工艺」创作。「无模」让铜熔化时自然流滴,凝结,创造写意的意境;然后再用「可控」技法,来指挥铜液的流动,让它凝成写实铜雕,表现铜雕形体。

  这种写意又写实的新技法,成就朱炳仁独特的美学风格,颠覆世界对铜雕艺术的认识,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也被中国认定为铜雕艺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如今,朱炳仁更在熔铜艺术上力求创新,而发明熔铜艺术上的「庚彩」。庚彩是在熔铜上彩绘的技法,能赋予熔铜更多鲜活的艺术生命,这让一位雕塑家不仅只是创造型体,更可跨界以在铜雕上彩绘,创造铜雕的独特艺术韵味。

  但对一位艺术家而言,追求艺术的突破是永无止尽的。朱炳仁在创作熔铜艺术之余,也结合铜雕、书法、绘画三者,创作出一系列的「熔铜书法」。「熔铜书法」让铜雕不仅能摆置欣赏,也可以像书画一般,挂起来,欣赏朱炳仁心中的山水胸壑。

  2010年朱炳仁制作的《西湖雪》、《金雷峰》、《秋池田田》等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西湖美景的梦幻瑰丽,在上海世界博览会亮相,被中国媒体盛赞为「世博馆最牛的造景者」。今年《山水铜印》、《沉重的水墨》、《法兰西之魂》三系列,更曾受邀至罗浮宫参展。

  此外,中国95%铜建筑也由朱炳仁监造。朱炳仁不仅于熔铜艺术上成就卓越,也致力于复兴以往在皇室才留存的铜建筑技艺,在铜建筑上获得60项国家专利,被誉为「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