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仁者樂山

  在藝術越來越疏離自然,走向概念和虛妄之時,不少藝術家選擇了重新回到自然,重新認識自然,重新調整人和自然的關係,重新體悟“天人合一”,意識到人自己也是自然的一部分。這應該是當代風景畫藝術的新文化內涵,也是我們能從畫家王輝的畫中所解讀出的不同於一般意義的風景畫的明顯特徵。

  王輝是走出都市,奔向山川的“寫生畫家”。十幾年來,他從綠意蔥蘢的武夷山起步,到荒蕪枯黃的西北高原,再到渺無人跡的青藏大山,他的足跡幾乎遍佈了中華大地。

  王輝屬於不僅熱愛自然,又同時具有文人情懷的畫家,藝術天賦和詩學修養使得他不甘心那種鏡子似反映自然,他要在他的風景畫實踐中去實現自己的文心與詩性。我們在他的畫中常常發現他有別於他人的獨特的觀察、描繪和表達的角度,這是他在作品中所呈現的或流露或隱含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心靈的感應,是審美經驗及興趣修養的綜合體現。多年的繪畫經歷使他已經把畫面構成的規律爛熟於心,技巧早已不是他重點考慮的問題了,面對自然時,他只需聽憑心靈的指引,沉醉其中,作其樂無窮的自由表達即可。於是我們在他的畫面中感受到了其充沛的情感,通過運筆的力度,變成凹凸可觸的筆觸肌理,其激昂之情被以物的形態固化,他畫中的天地,既是人性,又是大道,他的心靈融匯其中。這是天人合一的世界,天人相融便給人以詩性的飛揚。

  “雄秀”兩個字可以概括王輝畫的特點。他的作品既有南方畫家所具有的精巧靈秀即鬆動、隨性,又不乏北方畫家所具有的那種胸有丘壑、大刀闊斧、潑灑淋漓和氣勢磅礴;於是在他的畫中隨機與理性並存寂寥與溫情共在。

  也許越是在近乎浮躁的社會中,人們越渴望有一個描述心靈意象的媒介。而這個意象也許是以一種隱秘的方式留存於每個人心底。然而對於人們內在心緒和精神的揭示卻是要用思考去把握。每個藝術家都在尋找最貼近自己內心的對應物。王輝發現他越來越喜歡大山。尤其是險峻雄渾、高風絕塵的西北大山。王輝喜歡山。它給人的厚重與沉澱感動了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於是他從山中找到了他想表達的契機和願望。在他最近畫的《山》系列中,王輝已經進入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境界。霧氣飄渺,自然與人的心性、感悟、情緒自然而然融地為一體,那是他的內在的激昂活躍的靈性和激蕩雄渾的大自然碰撞時“物我兩忘”而產生的火花,這是王輝多年久久思索渴望進入的那種“可遇而不可求”的境界,這絕非普普通通地照抄自然,而是一種富有人文情懷的精神性“風景”再現。

  我一直相信一句話“有求必得”,作為一個畫家必須有追求,目光短淺、追求低下必然作品流俗,你的追求高遠,並且能為之苦苦追求,用心經營,鍥而不捨,那終究會得到一片屬於你的樂土。

2011-12-22于天津

作者:孙建平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