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西周第一豪车顺利搬迁西安新家

2015-02-17 10:16

  记者16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8月份在陕西周原遗址意外发现的西周时期“第一豪车”经整体打包,日前已经以60吨的体重由岐山县顺利搬迁到“新家”——西安泾渭文物保护基地,以进行更科学的实验室考古。

  主持西周“第一豪车”搬迁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表示,在“第一豪车”搬迁过程中,首要的是进行整体打包,主要是用材料固定文物(含土),然后用钢材进行整体焊接,其底部用工字钢焊为一体后可整体提升吊装。目前,文物顺利搬迁到“新家”,即位于西安的文物保护基地。

  2014年8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3家单位联合组成新的周原考古队,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对周原遗址贺家村附近进行考古钻探并选点发掘,意外发现一套豪华的“青铜马车”。经专家初步研究,判断其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其华丽程度在西周车马发展史上堪称“第一豪车”。

  根据初步清理,专家发现除了青铜牙轮外,车辖(xiá,管住轮子使不脱落)、车輨(guǎn,包在车毂头上的金属套)、车軎(wèi,套在车轴的两端圆筒,軎有孔以纳辖)都已相继露出,而且镶嵌有绿松石,显示车主人身份显赫。经判断,该车马坑的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异常珍贵,考古发掘随即停止,商讨如何开展保护性考古发掘。

  2014年10月份,周原考古队召开铜牙轮马车的考古发掘方案专家论证会。受文物安全、技术设备条件、气候环境、现场文物保护时效性和及时性等不利因素的制约,与会专家认为不具备在现场对车马坑进行清理、保存和展示的条件。随后,决定开展周原贺家车马坑的“整体搬迁、室内发掘”,搬迁到“新家”——西安的考古发掘现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进行实验室考古。

  长期从事周原考古发掘的北京大学教授雷兴山表示,西周时墓主身份与随葬车马数的对应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通常情况下“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卿大夫驾三、士大夫驾二”,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出行必须使用不同数量的出行马。随着“第一豪车”顺利搬迁,相信在实验室考古条件下将保留下更丰富的考古学信息,为未来完全揭开其神秘面纱提供重要保证。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