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6-04 16:57
记者 肖永军
近日有消息称佳士得拍卖行征集到宋代苏东坡画作《枯木怪石图》,估价最少HK$4.5亿。作为“公认不超过3件的苏东坡传世作品”之一,《枯木怪石图》的现身,无论在业内还是业外,都将引起高度关注。关于此件作品的真伪考证、学术价值、文化意义。”
佳士得相关人员昨天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采访时表示,目前佳士得暂时还没有更多信息,但可以分享的是,“佳士得很荣幸能够征集到这件极其罕有的作品,我们将之后进一步公布详情。”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此画清初藏黔南王沐府,或是在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流入日本。
一些古书画研究者对澎湃新闻表示,“《枯木怪石》自从被贴上苏东坡的标签,是不是真迹已经不重要,因为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苏轼画’来替代它……然而相比较而言,这件作品是最为可靠的。”
对于其后的米芾之跋,一些书法界人士认为用笔飘忽,少意气,或与画作同样存在真赝之疑。
《枯木怪石》局部 刘良佐跋语
润州棲云冯尊师弃官入道三十年矣,年七十余,须发漆黑,且语貌雅适,使人意消见,示东坡《木石图》,因题一诗赠之,仍约海岳翁同赋,上饶刘良佐。旧梦云生石,浮荣木脱衣。支离天寿永,磊落世缘微。展卷似人喜,闭门知己稀。家林有此景,愧我独忘归。
世人对苏东坡的诗词、书法作品耳熟能详,东坡故事亦是家喻户晓,古今中外仰慕苏东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不说当时仰慕苏东坡的苏门六君子(黄庭坚、陈师道、秦观、晁补之、张耒、李廌)等人,就说近代以来大画家张大千与日本文人画家富冈铁斋,他们续有美髯,常常着长袍、戴东坡帽,执竹杖以效法东坡装扮;林语堂则是身边一刻不离东坡文集,他一生只为两人立传,一为武则天,一为苏东坡。而近年来各地曾多次举办“寿苏会”,纪念东坡居士。
然而这位北宋大文豪的画作,流传在世的真固是凤毛麟角。公认的东坡画作真迹只得两、三幅。一是《潇湘竹石图》,藏于中国美术馆;一幅是佳士得此次征集到的《枯木怪石图》,在私人收藏手中;另传台北故宫亦有一幅。
据了解,佳士得已经让一些藏家及专家鉴赏此作,此前有消息称目前估价暂定于4.5亿港币。
苏东坡画像
《枯木竹石图》又名《枯木怪石图》、《木石图》,无款,画上有米芾、刘良佐题诗,以及宋人记载苏轼的画风看,被认定是苏轼的作品。此件作品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在(今安徽省)萧县圣泉寺所创作的一件纸本墨笔作品,画心纵26.5cm横 50.5cm。画面右上方钤有乾卦小印,左下有“绍”、“兴”联珠印。别有“风阁王氏”墨印,以及“黄琳美之”、“易庵图书”诸收藏印。图后另纸有元鲜于枢题记:“右东坡枯木丛筱怪石图,世间传本甚多,此卷前有乾卦印,后有绍兴玉印,是曾入绍兴内府者,盖非他本比也。杭州王井西尝收一本,与此略同,不知今归何人。”
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蜗牛,方圆相兼,即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出此石顽强的生存力。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状似鹿角,其势雄强, “怪怪奇奇”,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分明。以书法用笔入画,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东坡居士曾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而他画中的境界正是取其神似,取其意气。
记者 肖永军
近日有消息称佳士得拍卖行征集到宋代苏东坡画作《枯木怪石图》,估价最少HK$4.5亿。作为“公认不超过3件的苏东坡传世作品”之一,《枯木怪石图》的现身,无论在业内还是业外,都将引起高度关注。关于此件作品的真伪考证、学术价值、文化意义。”
佳士得相关人员昨天接受“澎湃新闻·古代艺术”采访时表示,目前佳士得暂时还没有更多信息,但可以分享的是,“佳士得很荣幸能够征集到这件极其罕有的作品,我们将之后进一步公布详情。”
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此画清初藏黔南王沐府,或是在抗战全面爆发的1937年流入日本。
一些古书画研究者对澎湃新闻表示,“《枯木怪石》自从被贴上苏东坡的标签,是不是真迹已经不重要,因为现在也找不到更好的‘苏轼画’来替代它……然而相比较而言,这件作品是最为可靠的。”
对于其后的米芾之跋,一些书法界人士认为用笔飘忽,少意气,或与画作同样存在真赝之疑。
《枯木怪石》局部 刘良佐跋语
润州棲云冯尊师弃官入道三十年矣,年七十余,须发漆黑,且语貌雅适,使人意消见,示东坡《木石图》,因题一诗赠之,仍约海岳翁同赋,上饶刘良佐。旧梦云生石,浮荣木脱衣。支离天寿永,磊落世缘微。展卷似人喜,闭门知己稀。家林有此景,愧我独忘归。
世人对苏东坡的诗词、书法作品耳熟能详,东坡故事亦是家喻户晓,古今中外仰慕苏东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不说当时仰慕苏东坡的苏门六君子(黄庭坚、陈师道、秦观、晁补之、张耒、李廌)等人,就说近代以来大画家张大千与日本文人画家富冈铁斋,他们续有美髯,常常着长袍、戴东坡帽,执竹杖以效法东坡装扮;林语堂则是身边一刻不离东坡文集,他一生只为两人立传,一为武则天,一为苏东坡。而近年来各地曾多次举办“寿苏会”,纪念东坡居士。
然而这位北宋大文豪的画作,流传在世的真固是凤毛麟角。公认的东坡画作真迹只得两、三幅。一是《潇湘竹石图》,藏于中国美术馆;一幅是佳士得此次征集到的《枯木怪石图》,在私人收藏手中;另传台北故宫亦有一幅。
据了解,佳士得已经让一些藏家及专家鉴赏此作,此前有消息称目前估价暂定于4.5亿港币。
苏东坡画像
《枯木竹石图》又名《枯木怪石图》、《木石图》,无款,画上有米芾、刘良佐题诗,以及宋人记载苏轼的画风看,被认定是苏轼的作品。此件作品是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在(今安徽省)萧县圣泉寺所创作的一件纸本墨笔作品,画心纵26.5cm横 50.5cm。画面右上方钤有乾卦小印,左下有“绍”、“兴”联珠印。别有“风阁王氏”墨印,以及“黄琳美之”、“易庵图书”诸收藏印。图后另纸有元鲜于枢题记:“右东坡枯木丛筱怪石图,世间传本甚多,此卷前有乾卦印,后有绍兴玉印,是曾入绍兴内府者,盖非他本比也。杭州王井西尝收一本,与此略同,不知今归何人。”
简洁明了的画面上,怪石盘踞左下角,石状尖峻硬实,石皴却盘旋如蜗牛,方圆相兼,即怪又丑,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更能显出此石顽强的生存力。石后冒出几枝竹叶,而石右之枯木,屈曲盘折,状似鹿角,其势雄强, “怪怪奇奇”,于笔意盘旋之中,凝聚成一团耿耿不平之气,更有一股浩然气脉;由石而树、由树干而树梢,扭曲盘结,直冲昊天。枯木用笔迅疾、取势不惑,画心枯淡盘旋,墨色变化分明。以书法用笔入画,飞白为石,楷行为竹,随手拈来,自成一格。东坡居士曾曰:“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而他画中的境界正是取其神似,取其意气。
来源:华夏收藏网-拍卖动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