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宇宙的心跳-Inner vision”Brendan &Cocoa; 双个展

学术主持:郝青松

参展艺术家:Brendan A. Linane & Cocoa(黄可)

出品人:李扬

主办:897艺术沙龙

承办: Nuove.汇

展览时间:2019年9月27日~10月31日

开幕时间:2019年9月27日下午2点

Brendan A. Linane U172Y22B

Brendan A. Linane T109G10B

Brendan A. Linane S78B09B

When I take a picture, I am concerned that the object is not the intention, or importantly, that the object might actually get in the way of my intention. taking me away from what I am familiar with, eventually in a positive way. Intentions are vague and always a much bigger concern. The captured object is internalized, adjusted and re-represented with an assigned quality or subject which makes the original photographic captured image no longer evident and almost, but not completely unimportant. For me a photograph or a painting alone could never be enough.

Images are printed to the highest possible standard on archival fine art fibre paper in limited editions。

——Brendan A. Linane

当我拍照时,我在想被拍的对象是否符合我的初衷,或,更重要的是,那个被拍的对象实际已经偏离了我的初衷——把我从我所熟悉的的路上带跑了,最终,当然仍是积极的存在。最初的意向是不确定的而且始终是更大的概念。被捕捉的对象是用赋予主题的、进行艺术加工过的,它们被内化了,重新呈现了;最初的那个被拍物所代表的意义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于我而言,单纯作为一个摄影师、图像处理师或者画家不足以表现我想表现的,这就是为何我采用了现在的图像艺术处理办法。

这些图像都是用最高标准的方法打印在非常非常高质量的纸上,它们可以被保留很久。

——布兰登

Brendan A.Linane

Objective: To continue to work creatively in Photographic Art. I aim to develop my deeply personal abstract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ld. Most recent work has been derived from and exhibited in urban Asia.

2000 First experimented with possibilities in photography as a painterly medium while in the Syrian desert.

1994 to 2000 Performance, Narrative and Music. Shows in Berlin, Leipzig, Munich, Basle, and London.

1988 to 1991 Osaka IMA, Britannic Pacific, Branch Manager Osaka, Japan

Education:

1976 Saint Martin’s school of Art, London, B.A. Honours, Fine Art, Sculpture and Painting.

1977 Chelsea school of Art, London, M.A. Fine Art Painting

1981 Kent University, Canterbury, TEFL Intensive Course

1983 Middlesex University, Post Graduate Certificate Art Education

1992 Bell Language Centre, London NW1. Cambridge RSA Cert. TEFLA

1993 Westminster Kingsway College, London, C. and G. Adult Literacy instruction

1993 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Footwear Design

2000 City Islington College. Photography C. and G.

2001 Westminster Kingsway College, BTEC Photography

Exhibitions:

2018 NL Gallery ‘Images” Beijing

2018 Bayanuer ‘Belt and Road Petroglyph’ Biennial

2018 NL Gallery ‘Images” Songzhuang, Beijing

2019 Xanxi Biennial

2019 China Art Industry Expo, Beijing

2019 Weifang Biennial

目的︰ 继续在摄影艺术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的目标是发展我深刻的个人的抽象解释的世界。最近的工作已经从派生,在亚洲城市展出。

2000 第一次尝试在摄影中的可能性作为一种绘画媒介在叙利亚沙漠中。 1994 年到 2000年性能、 叙事和音乐。显示在柏林、 莱比锡、 慕尼黑、 巴塞尔和伦敦。 1988 年到 1991 年大阪 IMA,不列颠太平洋分公司经理大阪,日本。计划在美国学习的日本年轻人的语言和文化课程。专门为艺术学生创建EFL课程

教育︰

1976 圣马丁艺术学院,伦敦,B.A.Honours、 美术、 雕塑和绘画。

1977 切尔西艺术学院,伦敦,硕士美术绘画

1981 坎特伯雷,肯特大学英语密集课程

1983 德尔塞克斯大学后, 毕业证书艺术教育

1992 贝尔语言中心,伦敦 NW1。剑桥 RSA 证书 TEFLA

1993 威斯敏斯特时威学院,伦敦,C.和 G.成人识字教学

1993 伦敦时装学院,鞋类设计

2000 市伊斯灵顿学院。C.和 G.摄影

2001 年威斯敏斯特时威学院,BTEC 摄影

展览︰

2018年“传送带和路” Bayanuer Bienial0

2019陝西雙年展

2019中國藝術產業博覽會,北京

2019濰坊雙年展

月之谜 100x120cm 布面油画和丙稀

灵之舞 100x117cm 布面丙稀

山之灵 76x92cm 布面油画和丙稀

宇宙的心跳

——黄可的色光所及

文:郝青松

我们所爱的,和我们所寄托的,大都不是这个世界本身的样子。离开再现之后,艺术史要努力呈现出来的是世界的应然,也包括内心的真实。一般来说,会有两种方式从实然进入应然:逻辑和感觉。逻辑近似一种科学的艺术态度,诸如光学、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构图学、形式法则等等,艺术家需要学习逻辑,却大都不信赖逻辑,而更相信直觉。人的感觉几乎成为一种现代艺术的信条和生产力,世界在感觉中过滤和变形,成为感觉的艺术。感觉的艺术在20世纪更是存在主义的,悲痛,绝望,画面沉重、黑暗。后来的波普艺术让社会色彩明艳起来,好像印象派让自然色彩明亮起来一样。但是波普艺术的艳俗却是一种虚假的应然,伪装的拯救。感觉的艺术在狂欢之后精疲力尽,一无所有。

世界的应然并非空想的未来,而是在创世以先就已预设的蓝图。当眼见的世界谦卑下来,追问世界的源头,世界的应然已然清晰。艺术并非可见世界的再现,而是观念的生产,观念则要跨越人的话语,仰望星空,在世界本原的认知上敬畏造物主的话语,可以认为艺术的应然更是造物主的话语再生产。

黄可的绘画就走在这一条回望神圣秩序的自由之路上。

人是自由而高贵的,也是顺服而卑微的。因此在秩序中的自由的人的艺术,也是秩序中的自由,而不是放纵的自由意志。黄可的创作过程几乎就是创世记的还原。她面对着洁白画布,却仿佛创世以先的“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但“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要有光,就有了光”。自此之后万物葱茸,生机盎然。是圣灵施色运行在画布上,如同创世记一般的艺术创作。祂并不随意点染,而是井然有序,但又赋予色彩自由的意志,流淌、冲撞、渗化、变身。祂也给色彩以诫令和节制,在不可以的地方戛然而止。

事实上,艺术以原创自居的背后是对秩序的全然破坏,是人的全然败坏。现代艺术之所以必然走向艺术终结,原因就在于人本主义的自义。可是当代艺术并没有缓解或者医治这个自杀的进程。因此,人类的历史必然还要面对上帝公义的震怒和审判,已经有过的如诺亚时代的大洪水,必将来到的是末世的地狱和火湖。这是世人都不愿或恐惧面对的时刻,却无可逃避。审判的时刻,也是重生的时刻,也是艺术蜕变的时刻。

人的一生很少一帆风顺,波澜总是不期而至,猝不及防。财富、权力、名望、健康,都可能瞬间乌有,万事成空。更多的时候,宠辱不惊也是很难很虚无的自我安慰。什么都没有了,你还依赖什么?如果你本来就没有什么,更没有失去什么,你又需要相信什么?其实我们并非一无所有,创世之始神已给了我们“甚好”的一切,是我们被世界迷惑了心智,以世界为有无,却忘记了本来的馈赠和富足。十字架上回到被造的恩典中,老我才能死去。因着这本有的恩典,纵然万事成空,仍然要感恩赞美。用艺术,以色彩。

创世记、大洪水、十字架的神圣叙事,庄严而惊心动魄。生命的被造、苦难、死去、复活,原本就是人生的艺术,极富感染力。这样的艺术创造并不任性,而在有秩序的自由之中,如黄可所作。

当逻辑被工具理性辖制,感觉被虚无主义稀释,艺术需要回到意义的源泉。艺术因此还原为造物主的话语再生产,圣灵因悲悯而叹息,自由因恩典而释放。黄可努力去画的,就是对这叹息的赞美,犹如浩瀚宇宙中一声声有力的心跳。

Cocoa(黄可)

受教育经历:2011-2012,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进修。

2007-2009,Loyola University, U.S.

1993-1997,北京工商大学,广告学专业,本科

工作地点:北京宋庄

近七年艺术经历:自由创作, 作品富有想象力、灵性,当代与抽象。至今为止创作完成了200多幅作品。

参展经历:

2019年4月,参加“浙江斗米岙移动源代码国际艺术节”。

2018年4月,在No space 办个展。

2012年,两幅作品被邓小平纪念馆收藏。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4号798艺术区内七星西街(8号停车场正对面) Nuovo.汇

开馆时间:周一至周日11:00-21:30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