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朔良生于1949年,字逸云、号北辰,云溪精舍创始人,中国十大紫砂名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路朔良大师生长在书香门第,诗文传家,自幼酷爱书法、绘画、金石、镌刻和雕塑艺术。他将书画、雕塑等表现手段运用在紫砂陶器表面,妙手超凡,他以雕刻、堆塑、贴塑、泥绘、镂空等技艺创作紫砂陶器,丰富了陶刻和陶塑的艺术语言,大大地提高了紫砂艺术的品位和艺术价值,作品独具匠心,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

路朔良是继清康熙陈鸣远大师之后,将我国青铜器时代用来装饰各种礼器、祭器、酒器、水器上的花纹样式移植到紫砂茶具上的制壶高手。这种创作手法,在唐韵合欢壶、双头吉祥提梁壶、蝉形纹四足香薰、大紫砂三足鼎等上面表现得十分充沛。正如我国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先生所说:它可能象征一种美术观念的改变,也象征着情感寄托的异动,充分表达着幻想性或夸张性的特殊手法,中国味很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艺术家评委,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专家组成员张道一教授对路朔良评价甚高:"他一方面吸收了商周青铜器造型和纹饰的特点,一方面在壶体上进行山水和人物的浅浮雕,对紫砂茗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这种做法,宜兴不多,而又结合得贴切自然,浑厚古朴,自成一格。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宋伯胤教授评价:(良匠踵祖法 朔鼓开新路)路朔良大师的紫砂艺术是将铜器和紫砂陶器结合在一起的,既有铜器的内外之美,又不失紫砂陶的赏玩、实用的价值,把紫砂艺术带到了另一种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