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秋香港蘇富比秋季大拍即將隆重推出宣窯海水波濤龍紋高足盌,這是繼今春香港蘇富比天民樓專場的永樂應龍小罐之後,又一件舉世矚目的明代初年官窯重要器物。
感謝香港蘇富比讓我在上海預展中有幸上手仔細查看了這件神品。
此次蘇富比的這隻高足盌,盌身撇口、弧壁、高足、整個器物線條流暢硬朗、胎薄質堅、盌壁從底部至口沿逐漸變薄,充分展現了宣德時期工匠對胎土塑形水平掌握。高足底足部位風格與白蘭士敦所描繪一致,高足盌柄中空、實心部位在盌底部。盌柄底足平切、但在邊口有二道微微斜切,露胎處觸摸起來細膩。據說原物底足出窯時有少許窯渣,後被細緻地去除。我在珠山標本亦見過這類底足,從胎骨看,傳世品與遺存物高度一致。
畫片方面,這隻高足盌分別用淺、深種色調,來表現海水波濤與龍。所用青料應為國產料。其中淺色調青料繪製海水波濤浪花、深色青料繪製二條兇猛的蛟龍。一條張牙舞爪、怒眼園瞪、鬣毛倒立;一條回首咆哮與之呼應。在龍與海水波濤主元素外,在盌底與高足靶柄底足部還用重色調青料繪了江崖山石。盌心以雙圈豎款書寫「大明宣德年制」。
整個畫面無論是龍的神態、畫面的留白、青花色調的層次,都是畫的非常到位。其實這種雙重色調青花的燒造,在技術難度上較大,無論是青料濃度比例、筆墨構圖的輕重、透明泑的肥厚,稍控制失調,就會燒成廢品。比如珠山標本就有一隻因龍紋筆墨過於濃重而燒飛淘汰。
此外,此盌另一個精妙之處,是使用了暗花工藝。即在盌壁胎骨上,細膩的刻畫波濤海水蛟龍二條,與青花龍紋呼應。這種風格,在永樂的青花龍盌上亦有。有趣的是,同樣的宣窯海水波濤雙龍高足盌,在珠山標本上,卻沒有發現這種暗花工藝、在其他傳世同類品,暗花工藝亦有部分有,有部分無,可以推測這種高足盌,在宣德不同時期都有燒造。
除了胎、青料、此盌的泑水也是滋潤、油膩,觸感極好。總地來說,蘇富比的這隻盌無論從形、胎、泑、青料、還是畫功、暗花工藝等細節上,都是精彩絕倫。說它是掌中神品一點也不為過。
同類品收藏情況
公立方面,據「故宮瓷器錄」、「故宮藏瓷大系 宣德之部」記載,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二十五隻龍紋高足盌中,有九隻(部分有暗花、部分無)與此次蘇記拍品相似,全部源自清宮舊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此類盌一隻(未提及無暗花)。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此類盌一隻(未提及有無暗花)
首都博物館藏有此類盌一隻(未提及有無暗花)
西藏省博物館藏有此類盌一隻(可溯源到宣德時期,為賞賜物)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有一例(無暗花),原係Grandidier舊藏。
私立收藏方面
香港蘇富比一九九二年有此類盌一隻,後復現香港佳士得二零一六年十一月秋拍,現為美國西陵基金會收藏。
玫茵堂藏有一例,源自英國Eskenazi舊藏 ,後在香港蘇富比二零一二年玫茵堂專場以港元一點五八億落槌。
從公私收藏情況看,這種海水波濤雙龍紋高足盌都是存世不多的,共計十七隻左右,其數量與成窯青花宮盌差不多,但再究其流通,可以流通的卻只有三隻,而且二隻已被收藏短期內不會釋出。因此,此次蘇富比的這隻就顯得格外珍貴。無論從器物本身所體現的藝術性、工藝的先進性,還是收藏數量上,它應該是收藏明初官窯瓷中的一件不可獲缺的重要器物。
二零一九年的香港蘇富比,讓我們期待新紀錄的出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