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四条屏《山川竞秀》——画家赵洪霞作品赏析

  感觉得出来,赵洪霞是以传统为基线,在传统中对文化的坚挺。他是位执著的人,在山水画四条屏《山川竞秀》中,明显的以传统文化基脉为延伸,试图构造出当下人们喜爱和向往的山林幽静之美,这份热情和这份期冀,是画家内心的独白。

  中国美协赵洪霞四条屏《山川竞秀》 (136*34cm*4) 编号:E80143687

  艺术的确需要热情,只有热爱才能产生无限的热情,才可以让中国画创作有源源不断的新的审美创造。热爱是这种热情的投入或者说是情感投入的源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向度的中国画创造就是一个不断陶冶情操、洗涤心灵、接纳情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能够接触及艺术的本质,探究作品的内涵与意蕴,体味到那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感受。因此,这种热爱让艺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守望的一种最佳状态。

  没有十万分的热爱,就不会有赵洪霞对艺术的今天,他在改变今天也在改变明天,他的热情充分地灌注到艺术的氛围之中去,以其气势迥然的面貌来展现出《山川竞秀》的夺人之美。当下人们的审美目标已放大的很多辈,因此说有这样的四条屏欣赏,意识和能量都是颇为宽宏的,都能显示出艺术的张力和魅力来。

  在艺术探索中,赵洪霞站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向度上,直面民族的生存命运,在不断坚持探索中国绘画传统的同时,努力拓展笔墨的表达与表现能力,体现了笔墨为时代、笔墨为心声的当代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从这幅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赵洪霞坚持艺术创作的独立性,他是对艺术有敏锐眼光的人。

  中国绘画进入明清,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期,随着国运不济,绘画被边缘化,并迅速地出现了衰微的势头,其表现能力也步步沦陷。可以说,中国画发展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要不沉沦,要不吐故纳新。在这种危机关头,才有了齐白石推陈出新、徐悲鸿借西济中之路。赵洪霞的能力体现在融传统与生活感悟的创作中。这种能力的体现是对传统的学习、研究及对笔墨的认识与把握;再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容纳、提炼与把握;以及对审美要素的调控能力,从而使作品在朴素中更富有感染力,更能体现出朴素中的大气之美。

  或许《山川竞秀四条屏》并不足以能够展现出赵洪霞的全部艺术理念,但能从侧面中感悟到赵洪霞对艺术真谛的把握。艺术本就是自己思想的体现,如果思想的提高,超越了一切,随着而来的艺术便会技高一筹。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