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国对于玉的利用历史可追溯到 7000 年前,源远流长,至先秦时期,玉文化已基本成型,而到周朝,玉器的数量、品种及制作工艺都有明显的提高。
周朝的玉器可见圆雕或浮雕的人像和各种动物,在造型上既有写实性,又有丰富的想象力,是这一时期玉器中的珍品。
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西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重要性是确立宗法制,创立典章制度,颁布礼仪法规,使中国走上礼仪和法制国家的道路,这一时期的玉文化也受其影响。
西周玉将君臣的道德品行开始与和田玉联系在一起,加速了西周用玉制度的完善。西周和田玉的采掘和用玉的广泛,使人们把和田玉当作修身的标准和个人的品德象征,成为一种具有社会道德含义的特殊物品,为东周玉器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文化艺术上百花齐放,玉雕艺术光辉灿烂。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为了各自的利益,都把玉当作自己(君子)的化身。
此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纵观历史,可以看出先秦时期的玉文化其实是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该阶段玉器不像在原始社会那样,在日常各方面居主地位,但它在美身、祭祀、礼仪、殓葬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玉从实用器而步入神坛,也见证了我们的先民从创造物质文明走向创造精神文明这一跨时代的过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