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瑞鹤图》卷,宋,赵佶,绢本设色,纵51厘米,横138.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瑞鹤图》卷右图左书,设色绘彩云弥漫的天空中现出一座宫殿的屋顶及斗拱,十八只丹顶鹤飞翔于宫殿上空,另有二鹤立于殿脊鸱尾上。赋色浓艳,界画工整。画后瘦金书题诗并记,款署“御制御画并书”,并有“天下一人”签押及“御书”印。从书法风格及款印可知此卷书画皆为宋徽宗赵佶所作,赵佶能书擅画,传世作品颇多,但多为“代笔”及“御题画”,此卷作为其“亲笔”弥足珍贵。从形制看此卷或为散佚的《宣和睿览册》之一。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瑞鹤图》打破了常规花鸟画的构图方法,花鸟和风景相结合,营造了诗意的境界。鹤群与瓦顶,占画面二与一比,殿顶是大块与小块几何形;下端的宫殿虽不是画面最主体的部分,但却是整个画面中面积最大的一块平面。屋顶位于画面下方的正中央,下端屋檐离画两边的距离也基本上对等,观之一派大家大气风范。同时运用界画法将结构描画得精致结实,并且借缥缈浮云把画面拉开,使澄蓝的天也完全超越上部画面的局限。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瑞鹤图》飞鹤布满的天空,用石青色平涂,顿使玉宇澄清,映衬出白鹤的圣洁与华贵。一线屋檐结构缜密,笔致匀停,整件作品透露出一种清俊有神、细致潇洒的情调。画中群鹤姿态百变,无有同者,鹩身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空中仿佛回荡着悦耳的仙鹤齐鸣。整个画面生机盎然,构成一幅精美的仙鹤告瑞的景象。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卷后有元来复跋,曾经《石渠宝笈续编》、《石渠随笔》著录,元明流传状况无考,入清为内府收藏。末代皇帝溥仪逊位之后,以赏赐其弟溥杰的名义将其携出清宫,经天津运往长春伪皇宫。其后辗转入藏东北博物馆,即今辽宁省博物馆。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佶瘦金体御题《瑞鹤图》:

政和壬辰上元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观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凑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逦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纪其实:

清晓觚稜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宋,赵佶《瑞鹤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


赵佶(1082—1135年),即宋徽宗,北宋皇帝、书画家。在位时广收历代文物、书画,极一时之盛,亲自主持翰林图画院,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能书善画,自创书法“瘦金体”。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