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大清铜币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流通时间较短。因其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且存世量极为稀少,大清铜币光绪年户部造当十被誉为中国近代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1900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六年,但由于各省铸行铜元毫无节制,于是,在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的户部造币总厂开始铸造新式铜元“大清铜币”。主要目的是为了整顿和统一币制,试图将铸币权收归国有,加强控制。
1911年(宣统三年)又推出一套新铜元, 仍称“大清铜币”, 计有二十文、 十文、五文和二文、一文五种,五文以上铸有制钱和银元互换值, 以补第一套新铜元之不足。但这一币制改革方案,还未来得及全面实施(只有十文和一文铜元进入流通领域),便爆发了辛亥革命,清朝灭亡。
名称:大清铜币”鄂”字版十文
重:7.37g 直径:3.3cm
我公司有幸征集到一枚河南王先生家里珍藏多年的户部造丙午年当十的大清铜币,钱币正面珠圈内钤有“大清铜币”四字,币心凸起处能看出有一鄂字,乃是湖北省的简称;珠圈外上环满文,满文左右有干支纪年“丙午”字样,左右分列“户部”二字,注明由此币的发行部门;下环覆满青锈,但仍可看出其币值“当制钱十文”字样。钱币背面中央为部颁大清龙图案,表现出了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极具历史意义。 是集收藏与投资于一身的难能可贵的精品!在目前发现的大清铜币中,有乙巳、丙午、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统元年,1909年)、辛亥(宣统三年,1911年)六种年号。其中丙午、丁未、巳酉最为常见,而最稀缺的是乙巳、戊申和辛亥。越是稀缺,则能收集的人不多,基本上收集到就不再出手。反而像丙午、丙午、巳酉更加热门,其抢手热度不亚于书画、瓷器等古玩。 《目前此钱币珍藏于成都艺投,有意向的藏家可以前来咨询考察》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铜币作为清朝发行的货币,在当时充当重要的商品媒介角色。大清铜币不仅具有较为广泛的使用价值,而且还随着时间的久远,呈现出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考据价值,是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及研究专家的所爱之品,展现出了极佳的市场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