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1、摒弃套路与习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
写生不等于创作,不是要画成一张画。是要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保持敬畏之心!虚心地向自然学 习,取其精华!切忌套路与重复!要扎扎实实地去解决一个个问题!就山水而言,树没有研究透就把树研究透!石没有研究透就把石研究透!山体结构没有研究透就把山体结构研究透!以此类推!反之,树不明、石不懂、山不通…,何谈笔墨?何谈画作?
2、画山水必先画树,树法第一
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务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故古人作画,千岩万壑不难一挥而就,独于看家本树大费经营。若作文者先立间架,间架既立,润色何难。当熟四歧,后观诸法。四歧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直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
1、解构树体
起手须知:“千干万枝皆为柱”是树体解构的根本。
2、衔接树体
起手须知:“树由柱合,柱柱环套,环套处需有结、瘤、疤”是衔接树体的规律。
树的结、瘤、疤应在画整棵树之前单独研究、精细绘制。
3、表面纹理
起手须知:“树纹随树体旋转扭动也”是表现树皮的诀窍。
以上树法之三昧若通,则可写生整树,用以验证其分析的功用。
1、先从小树画起,方便入手和体会。
2、小树的分枝较为纤细,如果看不清楚需近距离观察。
3、待心静下来之后,总结画小树的心得,便可以稳住心神进行枯树的写生。
小树需画一两日,而枯树则需四五日。非画也,实为修思也。
1、树的嫩、老、枯分析绘制之后则可以进行丛树的组合写生。画前需要仔细选景,将粗细、曲直、疏密兼备的树丛作为写生的对象。
2、由于丛树较为复杂,因而要先取大结构再入小细节。避免从局部推着画的不良习惯,以便出现画面的碎、散、乱等错误。
丛树取景
身边的每一棵树现在都成为我分析绘制的对象。写生将一直贯穿到我绘画人生的道路里来。精研树法是坚实的基础,今后石法、山法、水口法、云气法、点景法都等待着我们每一个对山水画孜孜以求的人去探索和实践!
欢迎关注、点赞、收藏、转发。谢谢我的粉丝与读者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