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应物集——陈建民作品展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19/1021/157159926342166500.jpg

应物集——陈建民作品展

展期:2019年9月21日—10月23日

开幕:2019年9月27日 15:30

策展:角度一八零小组

主办:A180艺术空间

协办:皓云轩私人收藏

地点:皓云轩 | 武汉·明泽大厦

 

“应物集”之名取自谢赫六法中的“应物象形”。在这个风云激荡难免“佛系”以对的时代,“应物”之道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它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亦可作为人生处世之根基。展览集中呈现了陈建民数十年创作生涯的代表作品及文献资料,展现了他艺术风格的变化线索,和他心目中的生活美学之道。

除坚实的油画、设计基础外,陈建民还有着良好的传统书法功底,本次展览的标题“应物集”三字为艺术家亲笔手书而成。

 

应物集

文:祝东

谢赫六法为中国传统的基本审美准则,「六法」之中,「应物象形」讲的是绘画的造型,是基础中的基础。在这个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真正的艺术创作者更需解决好创作中的根本问题:表现什么?如何表现?创作的造型该源自何处何物?
应物,是造型问题的解决之道;象形,为造型之术。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陈建民自幼习练书画,中国传统中的「应物」之道已融于创作观念中。不惘于思,亦不怠于行,他对艺术一直怀着赤子之心,在大量手稿和习作的推演中,以近乎直觉的方式转变着自己的创作风格。创作虽然数量有限,但风格变化却十分显著。良好的传统书法功底,再加上多年写实油画和现代设计的坚实基础,使他在用色和造型上都更加敢于突破。创作中他以色为皴,兼具表现主义抽象的力度和传统文人创作的意向风度,近看如山石粗粝,远观则已聚沙成形。那些生活中的平常风物,在他的笔下是明朗率性的,画面上那些交错的质感和色彩结构恍若光影浮动,即真实,又神秘。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有人说,这个时代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要守住点恒常很难。可若你抓得到那个恒常,那定是值得你为之不变的一点。修身,君子之守。在陈建民看来,面对世事无常时,自身的进步是最好的应对之策。虽然创作风格一直随时代而变,但这种朴实无华的态度在他的作品中是一以贯之的。他能以极大的自信直面现实的种种,笔下毫无颓丧之态,不逐红尘之利,尽力于所能及之事,而后随心而安。
「应物」之「应」,从来不是简单被动的承受,而是有所坚持地、主动地去观照、去呼应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
「应物」之「应」,绝不是对现实的妥协和放弃,而是不泥于古、不拘于形、以本真之心、鉴自然之物,是对所遇种种都能坦然相迎。
苏东坡云:「天道何尝之有,应物而已。」

二〇一九年九月于汉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