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翰墨文心,杖藜行歌

一部经典作品,总是耐人品读寻味的,如同品读一个有内涵的人一般!肖文飞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耐读且值得一读,犹如温和醇厚的老酒,每品一次都有一次新的体味。他是能在寂寞中坚守自我的人,也是在踽踽独行中能够看清内心的人。人的一生中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更是难得可贵的。早年文理兼修取得双学位且出过诗集、写过小说的他,最后还是选择把自己的内心交给了书法。
翰墨文心,杖藜行歌

李俊民诗《游青莲寺》

理想美好,生活却总是坎坷的。求学、写字、画画、作文、工作、生活等等,巨大无形的压力不知道要有多么强大的内心方可承担;放下一切去追求内心的声音,这样的决心和意志实在是他人难易想象的。然而,儒雅、沉静的文飞却有着一股湘人的韧劲和干劲,历经数载耕耘,终于在艺术的田地里摘得累累硕果。

久伏者必高飞。中国书法的传统和意蕴高深似海,需要我们“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再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基于此点,肖文飞对传统和自我有着更清醒的认知。于古人传统中,肖文飞有习王羲之者、有习董其昌者、有习八大山人者、有习金文汉隶者等等,与古人对话,不辞艰辛,以期觅得古人心迹、真味;然而睿智的他却又不囿于古人的藩篱,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追寻的方向,从古人的文心笔迹中采得生发契机,“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翰墨文心,杖藜行歌

世说新语一则

在卸去古人的镣铐后,他以自己的方式书写,把经典共性呈现出来,个人书写的笔墨语言风貌渐熟,其碑帖融合,行书以米、黄为基,上溯晋人,间或参以魏碑、汉隶笔意,用笔爽快磊落,不拘小节;结体大开大合,中宫紧收,向外开张的线条通常作夸张处理,像是要挣脱字法的禁锢,在收放之间,形成内外力的对抗和强烈的视觉张力,愈发呈现萧散奔纵之势,独具风神“生面”。

他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真切切的书写者。“管毫之轻如何承载生命之重?”这是肖文飞一直以来不断思考的命题。他在默默的书写中找寻着答案,时而迷茫,时而清醒,也在不断地否定中肯定着自我,蜿蜒向前,是那样的刚毅坚定!

翰墨文心,杖藜行歌

范仲淹《依韵酬毋湜推官》

我想肖文飞是知道答案的,在折腾明白了这寸余毫芒之后,也就懂了自然、社会,乃至生命与自我,他也在徘徊不定中找到了自己坚定的方向,并在深入的过程中去反思进而发现问题,甚至寻找、谋求当代书法的出路,这是一个书法人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