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斗彩,又称逗彩。但”斗彩“这个名称,在明代还没有形成,明代晚期一些记载瓷器的书籍上都还没有“斗彩”这个词。他们把成化斗彩叫做“成化五彩”或“青花间装五色”。直到清朝雍正七年的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还是称之为“成窑五彩”。
北京诚轩2008年春季拍卖会第593号拍品
清雍正 斗彩缠枝牡丹纹直颈瓶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224页,2015年11月
19cm. High
成交价(人民币):5,040,000
成化斗彩是明代最脍炙人口的瓷器。由于只是主要作为宫廷玩赏品而烧造,因此生产数量有限,至明晚期,斗彩已是极贵重的珍品。《万历野获编》中记载,在万历时期一对成化窑杯就已价值白银一百两。
在成化以前,就已有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品种,例如宣德时期的青花矾红彩(釉上红彩)已经是相当的成功了,但是它只是青花和釉上单一红彩的结合。成化斗彩则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它在釉上一般有三四种不同彩色,多的达六种以上,其色彩的特征都极为鲜明。成化斗彩胎质细腻洁白,釉色分为两种:一为白中稍闪青;一为较白。其图案花纹多花鸟、团花、莲花、葡萄、花蝶、团龙等。明末清初尤以葡萄杯和鸡缸杯名噪一时。
由于成化斗彩极其名贵,因此历代都有仿制,特别是清代康熙、雍正两朝仿制的“天”字罐和鸡缸杯都有着极高的水平。
北京诚轩2017年春季拍卖会第850号拍品
清康熙 斗彩海水龙纹盘
21.3cm. Diam.
成交价(人民币):805,000
清朝康熙年间,斗彩以官窑小件器为主,器物形制种类较少,常见的有盘、碗、杯、笔筒、壁瓶等,偶然也有稍大的花盆之类。其图案花纹以雅静的莲池、花鸟、鱼藻纹为多,亦有少数人物故事图的画面。此外,以龙、凤纹、寿字桃果图、莲池鸳鸯、团龙为常见。
北京诚轩2013年春季拍卖会第829号拍品
清雍正 斗彩缠枝莲托梵文杯一对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224页,2015年11月
6.2cm. Diam.
成交价(人民币):3,910,000
到了雍正时期,斗彩在康熙制作的基础上,仍有所发展。雍正斗彩仍是以官窑为主,所见器物大致分为二类:小部分是仿成化斗彩的,如天字罐、鸡缸杯、马蹄杯等,更多的则是当时流行的造型,如盘、碗、杯、碟、水盂、灯座、花盆、盖碗以及各式瓶等。
北京诚轩2014年春季拍卖会第631号拍品
清雍正 斗彩暗八仙纹碗一对
出版: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224页,2015年11月
15.2cm.(2) Diam.
成交价(人民币):2,990,000
雍正斗彩的图案花纹以传统的云、凤、缠枝花卉、花果为主。当时突出的图案有所谓“八蛮进宝”及梵文、梅雀、团龙、团凤、团花、团花寿字及九桃、暗八仙(轮、螺、伞、盖、花、罐、鱼、肠)、蝠鹿(福禄)等。
北京诚轩2019年春季拍卖会第844号拍品
清雍正 斗彩落花流水图卧足杯
8.3cm. Diam.
成交价(人民币):1,150,000
雍正斗彩较之前朝,在彩绘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传统的斗彩制作,只是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的相结合,而雍正斗彩在这基础上有增加了一种新型工艺,即以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的相结合。这种创新的斗彩工艺,正是得益于在雍正时期盛行的粉彩。
北京诚轩2009年秋季拍卖会第27号拍品
清雍正 斗彩灵仙祝寿图盘
出版:
《养和堂藏中国近代书画及清朝陶瓷展》,日本出光美术馆,1987年,图156
《诚轩拍卖十周年精品图录》第224页,2015年11月
展览:
“养和堂藏中国近代书画及清朝陶瓷展”,日本出光美术馆,1987年9月1日至9月20日
20.8cm. Diam.
成交价(人民币):1,792,000
参阅《中国陶瓷》 冯先铭主编
作者:北京诚轩拍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