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歌德曾说:“对艺术家所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他应该遵守自然,研究自然,摹仿自然,并且应该创造出一种毕肖自然的作品。”歌德对艺术品的见地,恰恰是潘小乾正在做的。
为了呈现“原来的风景”,小乾行走,观看,写生。他先是将自己的尼桑小车改成简陋的房车,以便于随时盘踞在户外,在清晨和日落时分“躺在田野里”,呷一口咖啡,密切地观察自己的主题,随后,调色、作画,他总说清简的日子,乐似神仙。
也有人称他为“潘公子”,受少年时代一位老师的鼓励,开始学画,2002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壁画专业,彼时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迎来了第一届新生。特立独行的小乾,做了一个“啊”为主题的观念艺术。
在中国美院的牌子前,院办系办的办公室门口,甚至连公厕都没有放过,惊世骇俗的“啊”轰动整座校园,小乾名声大噪。毕业创作以斑点狗《错误的空间》四张拼接巨型壁画,再次荣登钱江晚报。毕业后回家乡台州任公职,在建设局雕塑办负责城市公共艺术百分比,后又曾任教于高中专院校。
2013年,重返校园,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德艺术研究学院攻读硕士。2015年,在读德国柏林艺大,与一位德国设计师朋友共同生活创作,受其影响颇深。著名评论家诺然女士说潘小乾的画里有一丝不苟的气质,严谨而又标致。
严谨而又标致,也符合“潘公子”的外形气质。初见小乾,让他在眠云居门外等侯了许久,一件藏青色西服,袖口处白色纽扣,面部轮廓阳刚又秀美,走路声音极浅,我想他大概是端着一杯咖啡飘进来的,温婉地在我对面坐下。
泡茶,等水开。
“我是潘”这个公众号里极少透露我的微信号,细心的小乾加了我,好奇金陵画家杨勇先生东方意境的绘画语言表达,问可否上门看原作。之后的一些巧合,更是应验了一句“世间所有相遇,都是久别重逢”,一位耶鲁大学毕业的布莱恩·魏斯博士曾在他的畅销书《前世今生》中表达过一种观念,所有灵魂都是扎堆投胎的。小乾的诸多好友也是我的好友,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我们的祖上都属于温州永嘉潘姓宗祠,尽管我们都离开了那片土地。
探访潘小乾,似乎变得理所应当而又刻不容缓。五月的艳阳天,乡野里风儿略噪,穿过一片现代农业果园,转弯处,林荫道两边松树林立,绿郁葱茏,行至尽头,一派田园风光,稻田里的水面映衬着蓝天,偶有农民作业,拖拉机的声响,是儿时惯听的声音。车内音乐正好播放着Bob Dylan“Knockin'On Heaven's Door”,乡间民谣,游吟诗人,随遇而安,语言的张力,优美的旋律,诗意的表达,似乎有些不谋不和。
小乾选择寓居于此,回归本真。
俞氏宗祠的建筑造地有些阔绰,雕栏画栋的大门。偌大的一个院子,零落地摆放着绿植,还有一株两百年的桂花树,客厅兼具了会客、书房、休息于一身,一只叫“花生”的猫,是小乾养的,说前些日子走丢了,很是心疼。猫儿伸出爪子,像是跟远道而来的朋友握手致意,可爱至极。
他给我推荐了很多书看,《金花的秘密》《箭术与禅心》《大卫·霍克尼 更多的信息》《里尔克诗文选》《数学简史》《马蒂斯》......墙上挂着近作,宁静的湖面,远山,竹海,氤氲飘渺,他说这些都是我们浙江的山水。另一个大房间,是早年具象表现的画作,巨幅,有隐喻,有音乐的律动,有哲理性的表达。醉心又热爱思考。我问这些画作很消耗你吧?他坦言极需精神的专注以及体力,最近画些小幅的风景,走进大自然,虽说疲乏,但是极快乐。
小乾身上有隐士的感觉,这是他天性中最宝贵的一面,这一面完全致力于把他的梦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及对艺术的真诚。
他说:“绘画的诗意,和文字的诗意,有所不同。文字构造出的美的形式,以及绘画构造出的美的形式,文字的本体意境、韵味和外意容易感受,绘画可以借鉴。但绘画毕竟是绘画。绘画又有传统的绘画性绘画,和新的文本性笔记性绘画。古老绘画性传统的审美能力消失,技法能力消失,创造力不够。新的文绘画,文的诗意不够。所以这就是现状。坚持传统的太土,假装勇敢的人又底气不足。”
他喜欢中国传统的山水绘画,热衷于对黄宾虹的研究,热爱速写,亲近小动物。在传统中汲取营养,利用西方绘画工具以东方人的意境和情绪去表现风景画,烟云供养,自娱自乐。西方是商品经济的天才的艺术史,东方是农业社会的文人艺术史。交流和渗透越来越厉害,如何交融消化?”他认为绘画是诗歌,是文学,是音乐,是哲学,是理性科学的视觉。绘画最终不是理性,也不是视觉的游戏。绘画是所有的全部。是艺术家所有的表达。
小乾的好朋友,标识界大咖国阳先生称小乾是极富善念的艺术家,旅居美国20年的油画家兼美食家王介眉老师,对小乾更是赞不绝口,不仅是对小乾身上自带的艺术家气质,更是因为他个人的品性,无论如何这位小兄弟是一辈子的。
此次《原来的风景》潘小乾绘画作品眠云居主题展(2020年6/27日---7/11日),包含素描、油画、色粉、油画棒等二十多幅作品,是艺术家潘小乾对绘画,哲学,社会,世界观的思考,纯粹从画面中体现意境或情绪的诚挚表达,并将之示于世人。
诚如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的开篇语: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岁庚子潘西写于沪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