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欧阳修《归田录》论柴窑伪命题
浙江中立越窑秘色瓷研究所闻长庆 闻果立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论柴窑伪命题 常被一些研究柴窑者所引用。
1、北宋欧阳修《归田集》:书中在谈及“汝窑花觚”时曾有:“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罄,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北宋汝窑颇仿佛之,当时设窑汝州,民间不敢私造。今亦不可多得。‘谁见柴窑色,天青雨过时。汝窑磁较似,官局造无私’。
注:
1.1、笔者注释:欧阳修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生前怎知有北宋?亡故之人到南宋时还能再写此诗吗?经查无柴窑依据,是伪命题。一些善良的知名学者不知学术也造假,也未经细考,引用此伪命题,作为可靠经典依据展开论述,结果都已落入《归田集》伪命题陷阱之中,纷纷落马。
欧阳修生于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卒于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北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公元1030年)中进士第,仁宗嘉祜二年(公元1057年)做知员举(主考官),累官至枢密副使(枢密院是掌管全国军事的机构),参知政事(副宰相)。其三代都由皇帝“赐爵受封”。
而《归田集》实始见于清代著名学者高士奇所作, (1645-1703年) (十四卷)第十一卷“汝窑花觚”条目所记。有好亊者张冠李戴到欧阳修《归田集》,其内容矛盾百出,即成为杜撰,是另有其人拔苗助高,掛靠上柴窑之名画蛇添足。因欧阳修名头大,今受谝学者不在少数。
1.2、清高士奇(1645~1703.8.12)一作(1645—1704)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赐号竹窗,谥文恪。 顺治二年(1645)生于浙江余姚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
康熙十年(1671年)四月初三,康熙这位不满二十岁的年青皇帝,在果断巧妙地铲除专权谄佞的鳌拜等辅政大臣后,亲试太学生,高士奇荣登榜首,御试第一。)
结语
论北宋欧阳修与清高士奇诗混为一谈,论柴窑,张冠李戴。奇怪一些知名学者不知学术也造假,也未经细考,引用此伪命题。被搞得灰头土脸。
作者:闻长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