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新京报讯(记者 吴淋姝)3月30日,新京报记者从青海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获悉,经省文联党组研究决定,对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此前,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的多幅画作涉嫌抄袭书画家马寒松的部分作品。看完对比图后,不少评论指出,画作相似程度如“复印”。
青海省文联发布的“关于王筱丽同志停职检查的决定”。网页截图
3月30日午间,青海省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省文联官网发布了新的公示公告,已对青海美协主席王筱丽作出“停职检查”的处理,后续调查“按照程序进行”。
新京报此前报道,3月26日下午,王筱丽通过青海省文联向新京报记者发来一封致歉信,称自己对抄袭行为深感羞愧和内疚,“由于我的虚荣、侥幸心理作祟,致使抄袭作品流向社会,给马寒松先生造成了极大伤害,也给中国美协和青海美术界带来不良影响,我万分痛悔,难辞其咎。”
涉嫌抄袭的王筱丽于1975年9月在青海省西宁市出生,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届理事,于2020年当选为青海省美术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其作品多次获国展奖项。
原作者马寒松于1949年在天津出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院书装专业,1978年起出版连环画作品70部,获中国第四届连环画评奖绘画银奖及优秀封面奖,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协理事,天津人民出版社编审,天津画院终身签约画家。
经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研究决定,暂停王筱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会籍。
青海美协主席王筱丽承认抄袭
日前,一篇题为《曝美女画家、青海美协主席、最年轻中国美协理事涉嫌抄袭数年?》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关注,文章指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筱丽多幅画作涉嫌抄袭书画家马寒松的部分作品。
马寒松于甲午年(2014年)所作《喫茶》(左)
与王筱丽于丁酉年(2017年)所作画作(右)
马寒松于己丑年(2009年)所作《李白诗韵之三》(左)
与王筱丽于乙未年(2015)年所作画作(右)
马寒松于辛巳年(2001年)所作《红塵》(左)
与王筱丽于甲午年(2014年)所作画作(右)
马寒松作品左上角有已故好友刘炳森题字
看完对比图后,不少评论指出,这已经不是抄袭和临摹了,相当于是 “复印”。
从王筱丽目前公开发布的作品显示推算,她自2014、2015年就开始涉嫌抄袭艺术家马寒松的作品,至今已约八年之久。
据网友发出的一张截图自马寒松的朋友圈显示,早在2016年马寒松就已知道王筱丽抄袭了自己画作,他当年发了个朋友圈这样写道:您都是中国美协理事了,还拷贝我的画换钱花,这都没什么,谁让我招人喜欢呢?但是还找人写吹捧文章,就显得不太淑女了。
马寒松朋友圈截图
5年后,面对王筱丽的抄袭风波,马寒松选择站了出来,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大家觉得抄袭是正常的,那我们就要好好思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我们应该更重视。对于美术或其他艺术工作者来说,我们的文化环境更纯净,大家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据报道,随后,青海文联纪委介入此事,核实、调查王筱丽的行为属于临摹还是抄袭。目前,官方还未有调查结果。
3月26日,青海文联对外发出了王筱丽针对此事的《致歉信》。王筱丽在致歉信中称,“由于我的虚荣、侥幸心理作祟,致使抄袭作品流向社会,给马寒松先生造成了极大伤害,也给中国美协和青海美术界带来不良影响,我万分痛悔,难辞其咎。”
致 歉 信
尊敬的马寒松先生及各位网友:
这两天来,网曝关于本人涉嫌抄袭马寒松先生作品一事,我深感羞愧和内疚:对不起组织及业界的培养和关爱,对不起我钟爱如命的美术事业,更对不起我心生敬仰、德劭才高的马寒松先生!
马寒松先生是我素来崇敬的艺术家,特别喜欢他的作品风格,也学习临摹他的画作以提升自己。由于我的虚荣、侥幸心理作祟,致使抄袭作品流向社会,给马寒松先生造成了极大伤害,也给中国美协和青海美术界带来不良影响,我万分痛悔,难辞其咎。
此次网络爆料,如同遭当头棒喝而警醒,我深知自己的行为不是一句歉意就能够得到马寒松先生和网民谅解的。这两天,我在第一时间向中国美协、青海文联作了深刻检查后,立即飞赴天津,想当面给尊敬的马先生道一声:对不起您,我错了!以表达我深深的歉意和懊悔,恳求先生给我一次悔改的机会。或许是我对马老伤害太深了,尽管通过朋友作了联系沟通,但与先生始终缘悭一面,我只好在等待一天后,深夜抱憾而返。此后,我还会积极主动与马老沟通,当面表达我真诚的忓悔。
需要说明的是,抄袭作品没有参加过任何展览和评奖。同时,网络列举的部分作品落款字迹不是我的。
这次错误是严重的、教训是惨痛的,我将铭记在心,痛改前非,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再次向马寒松先生和网友们表示诚挚的歉意!恳请大家的原谅!
王筱丽
2021年3月25日
美术界的抄袭事件,近些年可谓屡见不鲜。2018年,西安美院教师樊某获奖作品被指抄袭,随后该院学术委员会认定樊某抄袭,做出了取消樊某副教授任职资格,撤销并收回奖励、奖金,辞退解聘的处理。但也有调查没那么顺利的,比如2019年初,知名美术家叶永青被比利时艺术家指控抄袭,至今仍无明确结果。
在“叶永青抄袭事件”中,有人就提出了“抄袭”“临摹”和“借鉴”的区别。艺术的评判和辨别,或许是宽泛的,但是面对已经爆出的具体事件,却应该有一个定论。不然,总给公众一种不了了之的感觉,这既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美术界形成风清气正的创作环境。
而和一般的艺术家不同,这次被指控的王筱丽,有着青海美协主席、中国美协理事的身份。如果最终被坐实抄袭,影响无疑是十分恶劣的,这不仅是个人违反职业道德甚至违法的事情,更有失一家机构、乃至一个行业的体面。
而王筱丽之所以能够产生侥幸心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因为她并没有把“抄袭”他人作品当回事。王筱丽和马寒松之间,或许可以通过私下沟通的方式达成谅解,但是作为一个抄袭事件,却不能悄悄收场。唯有详实的调查结论、严肃的处理结果,才能回应公众对美术界的期待,才能维护公平、公正、健康的艺术创作环境。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