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灵魂,本无性格之元,只是基因元素,只是在意志层的修为时,参杂了更多的外层私利注入。人之本性,必有私状,但内外有别,先人后己,或先己而虚人,便有灵魂被浸泡而丑陋。
我们说的这样灵魂状态是有的,尤其对于做艺术的,应放弃杂质,净化心灵,真实感悟,用心态度。常有无限之功利者,以其外相的执着,遮掩着自我的利益熏心,无非是物质与虛名的所求。
生存,对于做艺术的人,也常常是个纠结的问题,但如果重心放在艺术的真实奉献与物质索取的放弃,也不乏让艺品更加鲜活而珍贵。《2021.9.19》手机自拍作品/王亚中
假如做艺术,单纯或在无奈中,去追求名或利,也是将自我灵魂的纯净折损,哪能成就载体的高尚体态与品格繁华。
拼凑,挪移,指向所曲,成了大多数艺术丑灵魂的形成与通道。
艺术家生存,确也在影响着艺者创造的态度。有见过无聊中的谋取利益,也见过投机式的架构,因此,做为艺者在纯净灵魂与物质投机专营中,作品载体更能显出真相。《2021.9.19》手机自拍作品/王亚中
我们说,读画,就是在品味艺者的心灵呈现路径,更深层的了解艺者灵魂的用意,或更深层的探知艺者的思想光辉,艺者的所有意图,均与个体心灵指向勾连,无法躲开,更无法隐藏。但对于大众审视作品,我们不能过分要求,只能祝愿他们能看到他们喜欢的色与形,娱乐便可,养心也好。
研读作品,确实是一件很专业的事,但确实有路径可寻,一人一路径,无共同标准可寻,但这里指的是艺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