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生機勃勃,栩栩如生――齊白石•《花卉草蟲冊》選介IV|台灣晶美術館

2019年,晶美術館策劃「華人百年巨匠系列—齊白石」特展,廿開之《花卉蟲草冊頁》描繪生機勃勃,栩栩如生的草蟲,是展出的亮點之一。

 

在《花卉草蟲冊》中,齊白石展現了他作畫不「欺世」的態度。齊白石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還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作畫之前,反覆揣摩它們的精神。

 

通過《花卉草蟲冊》,我們可看到,齊白石之草蟲如何豐富和發展了花鳥畫的表現領域和表現手法,為這一畫種樣式樹立新範例。以下選介依序介紹其中的四開畫面。

 

《花卉草蟲冊•雙蛾探芙蓉》

 

芙蓉花開,告訴人們又是秋高氣爽的時節了。畫幅中的芙蓉花幾乎佔去了大半版面,枝葉以濃墨勾染,似乎枝葉隨風、搖曳生趣,圍繞者兩隻活潑好奇的飛蛾,正在花間探索。

 

晚年居住在北京的齊白石,對芙蓉花別有一份特殊的情味,在〈夢百梅祠木芙蓉〉一詩中寫下「家雞踏破綠苔叢,十五年來別此翁。且喜兒孫能繼植,門前一樹木芙蓉。」芙蓉花勾起齊老的回憶,門前那一棵木芙蓉啊,已經與他相別多年了,想起自己的子子孫孫們,仍然能夠繼續澆灌花卉草木,生命也尋常的行事中獲得了延續與意義。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0/ef59db14529ab6fc6f5f66f9f5d8bfa5.jpg


 

《花卉草蟲冊•秋蟬催楓紅》

 

楓紅五葉、毬果二只,伴隨蟬聲枝頭獨鳴。齊老繪畫的特色之一,是使用明麗鮮豔的西洋紅入畫,如楓葉、雁來紅等生動的草木。西洋紅在民初時期,是別於胭脂、朱砂的舶來品。齊白石曾在收費潤格中寫道:「多用紅色者,畫價加倍。」這幅畫中,秋蟬微微震動著翅膀,佇立枝頭,彷彿聽到一聲聲的鳴唱,催紅了滿樹秋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0/e6a3832faf38fe9d0e8d625c24d2caef.jpg


 

《花卉草蟲冊•香聞月季蜂蝶來》

 

「群花各自爭妍媚,天道王魁奴婢同。任汝此生全占盡,一年多少發花風。」齊白石曾在詩裡以幽默口吻,與月季對話,描述它的神采。立夏時節,雨水突增多起來,也來到了薔薇花科開放的時候,其中月季花繽紛的顏色,以及花瓣層層交疊,隨風款擺的姿態,特別顯著,皆藝術家筆下細膩地刻畫出來。畫中的鳳蝶,利用乾溼筆法,擦出蝶蛾羽翼上的鱗片,並以硃砂在翅尾及軀幹上,畫龍點睛地凸顯蟲草的精神。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0/b2f0d5247e1381b43ed8ecd019005fb2.jpg


 

《花卉草蟲冊•貝葉蜂舞共蟬鳴》

 

這幅畫以大面積前景,工筆描繪出有「貝葉」美譽的菩提葉上,有隻秋蟬暫歇,工筆刻畫的葉脈和薄可透光的蟬羽相映成趣,以簡單的色彩呈現出素雅寧靜的氛圍。

 

然而觀者的關注焦點,透過藝術家刻意地營造,硬是被凝聚在秋蟬身後,那隻精心點畫的蜜蜂身上。彷彿在滿天轟轟高亢蟬鳴聲中,忽被一個微小低沉蜂鳴聲,劃破畫紙,跟隨而來。美而靈動中的蜂羽,嗡嗡振鳴,與秋蟬分庭抗禮,不讓蟬聲專美於前。耳際彷彿有一首蟬與蜂的共鳴在菩提葉上流傳開來。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0/153973a3148f02a902ad6474e83351c9.jpg







關注我們




微信公众号

CRYSTALMUSEUM



新浪微博

晶美術館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 国臻艺苑名家书画

      齐白石大师为中国近现代书画史上最为重要的大写意大家,其艺术发展承前启后,影响极深。
      01年前 0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