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海口美术百年作品展开展--画海撷珠颂琼章

BC1bPobuWy08OhZhQ9VXKO7UDU0U3H6aMRQVyg5y.png

《椰海腾飞》(水印木刻) 杨全发

olCpwmdJzFurg70m6O0ZRpAJTEdUmGr3HHc6Wcgn.png

《白沙起义》(雕塑) 李刚

qd7IMrX6cxcu5zE7lz091gOsL4p8Gmc1SnjVMDkP.png

《雨林·金秋》(油画) 刘运良

R5CmvF3UUNIXUd5VXlEPL2aJGyTUaoVZzB2tEdZn.png

《怒吼吧,黄河!》(国画) 易至群

dNrDaBzgZYKKjAKFm800LKFB5Mg63mEX3hW8sYqD.png

《南海,祖宗海!》(油画) 丁孟芳

gzWcd2ldT3NvLLoNbU7uloDk0DSDYOoiMHNRC6a9.png

《锦上添花》(国画) 齐英石

V3YsPT9hzeZP8leCYY1w0NqOkTAlEUdNlrPxkZpa.png

《西沙新航线》(套色木刻) 王统照

b1IGNLaenIrNEL5eQ0nUh8Jq4YEJciqftsvdfXBe.png

《打麦场上》(套色木刻) 张祯麒

G3sTtpxpyBlplqYR8gL8Azx9AZwH21vIUfpF38EI.jpg

《南方的春天》(综合材料) 王锐

kmT0YYnHQOmbNs26TESNSPmuj9SD4yxS1dSvLfzd.png

《海角激情》(版画) 杜鸿年

  (文\海南日报记者 习霁鸿)

  历史浩荡,艺术绵延。

  10月16日,“华彩风流--海口美术百年作品展”在海南省书画院开展,较完整地展示了海口美术百年发展史。展览由中共海口市委宣传部、海口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海口市美术家协会、海南省南方美术研究院承办,广州美术学院校友会海南分会、九三学社海南书画院协办。

  主办方耗时3年,从浩如烟海的海口美术作品长河中截取出其中60多位美术家的106件美术作品,将其串联,既构成一篇“海口美术史诗”,更从艺术层面展现出恢弘的“海南百年发展史”。

  当天,《华彩风流 海口美术百年》一书发布。《华彩风流--海口美术百年》约50万字,是海口市委宣传部2019-2020年重点资助项目,由海南省美协副主席、海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锐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毅静共同完成。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对《华彩风流--海口美术百年》的出版专门来信表示特别祝贺,并认为这是一项富有学术意义、文化意义的区域美术研究成果。

  海南省文联作协党组书记、海南省文联主席夏斐表示,《华彩风流·海口美术百年》系统梳理了海口美术百年发展历程,生动呈现了海口美术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

  60余名艺术家共绘海南

  本次展览的创作者包括已经过世的老艺术家,也有远在他乡的海口籍艺术家、旅琼艺术家,此外还融入了少部分海口近些年崭露头角的新生代画家。

  虽已作古,但在海口美术历史的总结性展览中,海南美术先驱符拔雄先生的作品永远不会缺席。符拔雄擅油画,是海南有史以来第一位创办私立海南美术专科学校,并亲自教出一批美术家子弟的美术教育者,海南本土后辈艺术家都多少受其惠泽。

  盘点海口美术史,琼籍艺术家作品自然必不可少。

  1934年出生于海口的张祯麒先生,其木刻作品超过400幅,14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本次展览展出其部分套色木刻作品,以示先生之造诣。

  年过八旬的曾祥熙先生出生于琼海,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已成名,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他曾说:“我对海南充满感情,一生就是在追求画好海南山水的理想,怎么画都感觉画不够。”他笔下的海南风情万种,引人入胜。

  本土雕塑家陈学博是本次参展艺术家中的后辈,实力却不容小觑。尤其是他创作的华侨回国抗战纪念组雕,如今久立于海南青少年科技公园广场,已经成为椰城的标志性雕塑之一。

  不仅是琼籍艺术家,海南以其独特的气质吸引了许多外地艺术家跨海而来,他们的作品也是海口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的文化和环境滋养着他们的艺术生命,他们的作品又丰富了海南的文化。

  譬如河北籍艺术家王昌楷老先生。他旅居海口已有20余年,对海口感情极深,他的油画作品《始祖绿荫佑中华》也亮相了本次展览。在开幕式上,王昌楷先生表示,只有总结历史,才能找准定位、走好将来,“此次参展作品艺术手法百花齐放,质量和内容都有保障,分量是沉甸甸的。”

  106件作品脱颖而出

  本次展览作品涵盖了多个美术种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突出了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成就及海口人民的精神风貌。

  程连仲的雕塑作品《临高角解放海南岛》采用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写实中有夸张,使作品更具感染力,更加生动,具有时代感。

  “我很喜欢以少数民族为内容的作品。”14岁的中学生符彦站在齐英石的国画作品《锦上添花》前静静观赏。这幅画展现了黎族妇女织锦的画面,齐英石用内敛节制的灰绿色调表现黎族百姓的宁静祥和,而妇女们的神情中则透露出她们的喜悦。

  王锐的油画作品《花开花落》描绘了黎家生活:高大的木棉枝叶繁茂,三位黎族妇人在收集木棉花,身后的茅草屋上落满了花瓣。画作风格偏于写实,却能从中品出浪漫,足见黎族人民的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这组版画很有意思,虽然是黑白色的,却能看出海南热带植物的茂盛和少数民族人民的幸福。”耳顺之年的老海口人吴美云十分喜欢蔡於良的版画《海南风情》。这幅作品由四幅黑白木刻组成,刻画了茂密树林中的少数民族村落,横线、竖线、斜线纵横交错,让层叠式构图更显出缜密细腻。

  除此之外,本次展览还展出了综合材料、漆画、水彩、剪纸等作品。比如李生琦的丙烯作品《海边纪事》,描绘了海南岛上渔民的生活;王英姿的剪纸作品《欢乐打柴舞》,曾获第三届国际剪纸大赛铜奖。

  “这次的展览很有分量,而且很多参展作品都是我们从小学习的优秀作品。自己的作品能够跟它们摆在一起,共同体现海口百年美术史,我感到很荣幸。”艺术家王英姿激动地说。

  艺术精品展百年风华

  “这次的展览对海口近百年的美术史做了一次系统的梳理,让我们能够通过作品了解到海口美术的发展历程,也让我们看到不同年代的作品风格变化。”陈婉是一名定居海口的新海南人,也是一名艺术爱好者,得知展览开幕,一早就从家里赶了过来,兴致勃勃地观看展览。

  据介绍,近现代以来的海口美术发展大体与中国社会的变化同步,由于时代赋予的良机和省会城市的地缘特性,让海口美术越来越呈现五彩纷呈的状态。

  说起海口美术的蓬勃发展,就不得不说海口的几项重要工作:其一是海口市美协较早启动了“请进来、走出去”工程;其二是对海南美术精神与品格的探索与追求;其三是对旅琼画家的高度重视。

  而为了办好此次展览,海口市美术家协会花费了三年时间积极筹备。该展览既包含着对海口地区重要美术历史的回溯,也有着对新世纪新时代海口绘画的梳理和呈现。同时,《华彩风流--海口美术百年》作为一部当代视野中的地方美术史,是海口文化艺术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这个展览较系统地展示了海口美术近100年来的发展以及取得的成就,也通过作品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的环境与生活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南省美协副主席、海口市美协主席王锐表示,海口市美协将创作更多优秀作品、策划更多优质展览回馈时代和人民。

  “海口美术事业百年发展,倾注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凝聚了一代代美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夏斐表示,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省文艺工作者积极用艺术形式呈现红色经典,充分体现了艺术家们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的政治自觉,体现了培根铸魂、守正创新的艺术自觉,更体现了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的文艺担当自觉。

作者:习霁鸿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