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老子·道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思维放空而包容,不残留任何偏见杂音。任由万物纷扰变化,也能从中发见其往复的规律。事物的种类繁多而千万变化,但总是会按照自身基本的规律来运作。要发现其基本的规律,就要摒除一切干扰静心求索,将事物的纷纭变化复原为最初的本性面目。能够做到这一步就可以掌握事物的常理,掌握了事物的常理才能算是对其真正的明了。
世界上的事物变化繁复,但每个事物都有其内在不断重复的规律,要想从纷繁的表象之中窥其根本,必须从事物的变化情况中虚怀静观,抛却固有的思维与偏见,才能看到事物本来的面貌和本质,否则一叶障目难见泰山,更何况是玄之又玄的内在规则。
知常则明,楷书、白文印
《老子·道经·第十六章》: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义。没身不殆。
不掌握事物的初的本来面目与基本规律,就轻易妄为,结局必然凶险。了解事物运转的基本规律,才能在思想中容纳万千事物的无穷变化,了解万物的来龙去脉才能避免偏狭做到公正,无偏无私方能参通天地人三者而谓之王,以一贯三而取天地人之大道,可知大道精义。天地变化无穷大道流转不定,需要终生不懈地探索追求。
天下事物如此之多,如何才能全面掌握而无遗漏?显然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提纲挈领总其常理,则变化表象尽在掌握,如此才能以有限之生命,追求无限之变化与宇宙之浩瀚。即便如此,以天地宇宙的广大,大道精妙之玄微,也不是一个人能够穷尽的,只有致死不懈世代相继不断研究精进。
所谓致虚极守静笃,与笃志守礼、皮囊车马、创新传承、笔墨色彩等等皆是工具与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寻求事物的常理、大道的精微,舍此目的价值只顾打磨锤炼方法工具,而后束之高阁,或者炫耀卖弄,都是迷途忘返舍本逐末。
《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唐·李世民
拂霞疑电落,腾虚状写虹。
屈伸烟雾里,低举白云中。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念兹轻薄质,无翅强摇空。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