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谈谈中国画形与神的关系

​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这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正因为有这样的原则作指导,千百年来,中国画没有滑到抽象派里面去。因为抽象派是放弃形的。而中国画历来要求以形这个支架来表现神,形似是次要的。画家应该有画得很像的功夫,如果是有形而无神,那么你画的再像,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有形而无神的画是存在的。有神而无形的画是不存在的。没有形的支架,神就无处依附。没有奔马的形象,抽象的“英俊”又从何处表达?但有时适当的牺牲一点形似而为了达到神似,这是应该的。从齐白石到黄宾虹,都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才是好画。如果一幅画不似到无形的地步,那叫欺世。太似了又叫媚俗。目前学术界由于基于中国画是“意象造型”的理论,所以相应提出以神写形也不无道理。

作者:工笔画家张丽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