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华象征标志性雕塑作品“华颂”诞生

  新华网北京2013年8月28日电(江山陈复尘)记者在北京君和山庄目睹了著名雕塑家君艺豪创作的大型主题雕塑《华颂》。《华颂》以其深厚的文、史、思、哲的理念融汇了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继承了自春秋以来最伟大的哲学思想。大型主题雕塑《华颂》的诞生标志着几千年以来,中国以“龙”为华夏民族的象征受到了空前的质疑,以《华颂》为标志的中华象征地标将呼之欲出。

  大型雕塑《华颂》顶部“华”字以四面立体表现,亦取“黄帝四面”之传说。孔子曰:“黄帝取合己者四人,使治四方,不计而耦,不约而成……”战国帛书《十六经•立命》云:“昔者黄宗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艺术家为什么独撷“华”字?因为“华”字主要在于“华”字诞生较为古远,内涵具有华瞻、美丽、和平之意,作品表现中华、华夏、华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久远之文化象征。而“龙”字,虽为国人传统的图腾崇拜,但其有局限性,中外学者中有人认为龙象征着武力、封建,能否代表国家、国人及多民族仍有分歧。所以说,中国多称中华、国人称华人,客居世界各地的华人又称华侨,可见,选择“华”字具有更为广泛的代表性。

  “华”的正体字具有对称之美、庄重之态。在此基础上构思,上部四面环顾,皆“华”字形;下部磐石砥柱、九龙腾绕,整体取方圆之形,极其契合中国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以喻“九州方圆”。其势借助中国传统建筑之艺术表现,尽展了鸿图华构,使之呈现出耸立云表的崔巍之姿态,以象征中华之崛起,民族之复兴;其形则檐牙高啄,雕栏玉砌,尽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神韵之美。

  整个基座以汉白玉、大理石雕成,增其庄严稳重之势、上下和谐之美。方形围栏等距离设五十六根石柱,以象征五十六个民族,同心同德推动民族伟大复兴。为增强石柱象征意义,柱顶雕刻了各民族文化代表图腾元素。人们一旦立于雕塑之前,便可感受其翘楚独立,伟岸敦厚,端庄肃穆之阳刚大美。将之置于广场和大厦华堂之前,便使空间得以艺术重构,将建人文之美、筑之美、自然之美融为一体,让人顿生景仰之情。

  “颂”乃皇室,宗庙之音,为主旋律。雕塑属凝固之音乐,“华颂”表现雕塑家君艺豪对国家、民族忠贞不渝之深情,祈愿中华民族当以吾土、吾国、吾民为自豪,期待中华民族早日实现伟大崛起和复兴。

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

  “华”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华为“花”的本字。甲骨文的华字,像一棵树上繁花盛开的样子。古代称树上开的花为“华”,称草开的花为“荣”。所以,华的本义是指树上开的花,后来泛指草木之花。鲜花盛开,表现出美丽光彩,象征着繁荣茂盛,故华字又含有美观、华丽和繁盛等。说文释:华,荣也;尔雅•释草言:木谓之华,草谓之荣;孔颖达于春秋左传正义曰: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民族绵亘,中华民族复兴,其史其文当卓然傲立。

  “华颂”融合了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华颂”是海峡两岸同胞求同存异标志,“华颂”是中华民族的祈盼,“华颂”是世界华人未来的图腾。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