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近年来,校园文化建设蔚然成风,其投入的精力和财力较之以往都是规模空前的,这无疑是全国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众多学校重视的结果,也是社会整体文化建设发展使然。文化即思想,观念即价值。校园作为师生共处的知识殿堂,其文化内涵和氛围理应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方向。校园文化是学校中大多数人表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世态度,其核心是经年以久所形成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评判标准。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文明程度的体现,对于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发挥着内在作用。为此,校园文化建设重在校本文化建设,即校园的核心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提炼与师生相应的行为表现。
学校文化建设既要完成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吸收,又要在此基础上做好学校文化的创新与重构,这实际上是一项需要长期经营的系统工程。为此,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精神成果的创造过程,绝不可以当作一个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来做。因为没有内在的精神和思想文化,只能是流于形式装点,甚至是对空间重构的破坏,以致于会影响视觉的观瞻。事实上,校园文化建设贵在营造育人氛围,但这个氛围绝不是一两件实物所能代表和诠释的,因为有形的文化是载体,无形的文化是内聚。
为将文化建设表达精准,落实到位,校方要积极主动与选定的创意实施机构通力合作,创意强化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注重了区域文化的挖掘与弘扬,坚持校本历史文化的继承。同时,参与方还应围绕文化的构建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具体要求:一是要能够充分反映学校的综合实力;二是要有利于提升文化品位;三是要体现出环境育人的功能;四是要塑造个性化的人文精神;五是要有助于提高师生审美素养。目的就在于回避学校自身追求大而全,不注重质与量的问题,也解决了研发创意元素不足、文化艺术表达不到位的现实问题。
在文化创建的过程中,创意和研发的着眼点一定要把师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是决定校园文化建设名与实俱存的关键所在。从本质上看,校园文化即是师生文化,其主要内涵是发挥其“不育而育”的育人功能,对师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其存在意义而言,校园文化建设能够深度激发师生的积极性,是开展素质教育和打造优质教育环境的需要,是促使学校走向成熟的途径,能够综合展现一个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君艺豪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