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798”艺术展览回顾 | 胡庆雁“永垂不朽”

2015-02-11 00:00


《人民》旧钢管 空气 2014年


展览时间:2015年2月7日–4月12日

展览地点:麦勒画廊(北京)


胡庆雁的最新个展“永垂不朽”是他在麦勒画廊北京部的第二次个展,也是他首次全面展示对雕塑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的大型个展。


自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以来,胡庆雁对雕塑的创作更加趋于观念化。他感兴趣的是对雕塑概念及语言本身的探索和拓展而不是去塑造完美的形象,并且善于运用最为朴素常见的媒介和材质去对空间进行塑造和再现,他以其个人化的观念涤荡着观者。



《无果之树》铸铜 2014年


原型和复制品之间的暧昧关系是胡庆雁的艺术实践所探索的主题之一,比如作品《一堆泥巴的故事》以及《柴火》。作品《黑黄格布》虽是对日常之物的戏仿,但艺术家感兴趣的是绘画和雕塑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画布独辟蹊径的全新使用方式。



《空房间NO.3》、《空房间NO.4》、《空房间NO.5》方形钢管 空气 2014年


此次展览中,作品《从工作室到画廊的风景》是一件“流动”的作品,艺术家通过影像方式呈现着“风景”的投射。胡庆雁在展览中提到,“某种程度上,构建一个和原型相差甚远但又潜藏着它的某种基因的物体,比创作一个形态完美的雕塑幻像对我更具吸引力。”



《柴火》樟木 2012年


这在作品《一口气-老婆的塑像》和《人民》中是显而易见的。作品《记忆》对胡庆雁而言有着特殊意义——艺术家将自己过世的启蒙老师的形象烙印在这整块青石里,青石内部所留下的虚空的印痕里则存放着老师的灵魂与艺术家的记忆。如同《记忆》形成的内在的空间,作品《空房间》也制造了一个内部封闭、循环的通道,而在《family》中,艺术家将通道打开,内部与外部开始流通。



《从工作室到画廊的风景NO.1》布面影像 2014年


胡庆雁对形态、媒介以及再现不断进行着探索,但与此同时,他的作品又超越观念和制作过程本身。《金山》是胡庆雁用金纸叠成的一个个烧给过世的人的“元宝”——一个金光灿灿而虚无缥缈的幻像。《无果之树》则利用“现成品”呈现着被切割掠夺之后的“修剪之物”。



《金山NO.2》金纸 2014年


来源:798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