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他们眼中的姜吉安(一)

崔云峰 国美基金负责人

  以物观物

  我与姜老师相识是源于其作品魅力的牵引。在一次展览中与姜老师初见,我就觉他是个特别的人。从之前的798工作室作品,到后来“两居室”系列,以及“丝绸系列”等等这些跳跃的线索和内在的具有深度的作品脉络,都是牵引我关注他作品的原因。

  观察姜老师对于作品材料的运用,能感受到他对传统的深入理解,同时对当代亦有独特见解。其作品理性而深刻,但又不偏颇。作品如其人,姜吉安对艺术了解深入透彻,见解独特,在表现方式上又能适度地把握作品的尺度、距离、分寸和张力,含而不露。

  退回来看,我们在评判作品价值方面太在意区别性而缺少了广度。而对于创作来说传统即是当代,姜吉安的观念中“以物观物”、“感通”“万物皆自得”、“万物皆自化”的追求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董国强 匡时拍卖总裁

  “打手电的人”

  姜吉安是戏迷,而且唱得相当不错,作为同样喜欢京剧的我和他一接触便有亲近感。他本人看上去颇有些老派文人的味道,按照流行的话就是“一枚安静的美男子”。大多数时间不苟言笑的他一旦聊的开心起来笑容格外灿烂,而这灿烂的笑容一看便是发自内心。这一如他的作品,直观的第一印象是冷峻?理性,没有过多的色彩变化,但这种极简背后所隐藏的是他对世界和人生的火热情感。

  我以为,姜吉安的绘画注重的是作品背后的思想系统和方法论,他是个勇敢且敢于抛弃的人,似乎从一开始就跳出了所谓工笔画的传统审美和情趣,以及传统工笔的那些常见题材,而是用工笔的工法对空间和光影“一根筋”似地深究,他对当代水墨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试验途径。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几何图形、桌椅、鸡蛋、灯等具象形体看似安静肃穆,其所寄托的则是他对世界和生命的思考,这些物像只是他探寻世界的媒介而已。图像可以是万物,而精神立于其中。观者不知不觉地就被他营造的画面环境所俘获,跟随着他的脚步一起来感“物”与世界。仿佛黑暗中一个打着手电筒的人,其他人自然而然地要随着他前行。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