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02 00:00
ZTwenwujianding
品牌宣传
景德镇窑青白釉倒流壶,宋,高11.2cm,足径6cm
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瓶,宋,通高21.6cm,口径3.6cm,足径10.8cm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梅瓶,高26.6cm,口径5cm,足径8.5cm
青白瓷也叫影青瓷或隐青瓷,指的是釉色介于青白二色之间,青中泛白、白中透青的一种瓷器。青白瓷是宋元时期景德镇及受其影响的窑场烧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品种。青白瓷系窑场多分布在南方几省,主要有江西浮梁景德镇窑、南丰白舍窑、吉安永和窑,广东潮安窑,福建德化窑、泉州碗窑乡窑、同安窑、南安窑等。
西村窑青白釉凤头壶,宋,高16.8cm,口径4.2cm,足径8.4cm
青白釉刻花婴戏纹碗,高6.7cm,口径20.8cm,足径6cm
江西景德镇是青白瓷的烧造中心,北宋时其青白瓷的基本特征是 胎质细密,呈白色,透光度极好;釉的透明度高,光泽性强,流动性较大,釉色青白,最好的呈色如天青稍淡,釉薄处泛白,积釉处则呈水绿色,北宋偏早的一些器物积釉微泛黄色器型多见盘、碗等日用器皿,还有瓶、壶、盏托、注壶、枕、油盒等,油盒底部多有“吴家盒子记”、“段家盒子记”等标记,均为阳文直书,此外尚有“蓝”、“朱”、“程”等共计14家;装饰的方法主要是刻花和印花,多在碗、盘的内壁,刻花花纹吃刀深浅不同,施釉后,吃刀深处积釉成青绿色,浅处泛白,层次感很强。刻印花图案内容主要是花卉。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传世最多的是盘、碗、碟、盒及魂瓶等,尤其是魂瓶,江南地区宋墓儿乎都有出土。直至现今一个做工完好、堆塑各种龙、虎、龟、蛇、鸡、犬、凤等纹饰的魂瓶真品,在市场上最多只能卖到儿千元。
南宋中期以后,景德镇受定窑影响采用复合支圈覆烧法,盘、碗的口沿也形成"芒口"。此时胎质比以前稍粗,釉色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偏白,一类偏青。在造型方面,南宋前期与北宋相似,主要有斗签碗、平底碟、弧壁浅盘等南宋中晚期碗演变为撇口弧壁形。在装饰手法方面,南宋早期多为刻花、划花,内容以牡丹、荷花等花卉为主,也有婴戏晚期印花很多,图案层次较多,构图繁缛,除花卉、水波游鱼外,还出现了人物故事题材。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蟠螭纹洗,宋,高3.5cm,口径13.1cm,足径11cm
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盒,宋,通高3.4cm,口径5.2cm,底径4.8cm
青白瓷是我国北宋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创。宋代,青白瓷烧造相当发达,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安徽、浙江、湖北、福建、四川、广东及广西等地,也有众多窑口烧造,如,宋代湖北武昌的青山窑,湖泗窑!一时间形成了庞大的宋代青白瓷系。青白瓷的基本特征:①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②釉色纯净,白中泛青,青中显白。有透光感,晶莹明澈,光泽照人,几近于玉的质感;③胎薄而较坚实,微透明;④器型多为生活用具,如碗、碟、缸、钵、壶、盏、粉盒等;⑤纹饰多为刻花、印花、画花,清新流畅,赏心悦目。题材多为花卉、虫鸟等,生机盎然,显而易见,是受当时绘画的影响。在釉色上,它接近南方越窑青瓷的风格,而在造型和装饰上,大量吸取了北方定窑的特色,是集“南青北白”之大成。宋代青白瓷,一直享誉海内外。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鱼碗,宋,高5.9cm,口径18cm,足径6.8cm
景德镇窑青白釉刻花注壶、注碗,宋,通高24.3cm。注壶:高21.5cm,口径3.5cm,足径9cm;注碗:高12.3cm,口径17cm,足径9.8cm
景德镇窑青白釉双狮枕,高15.5cm,长17.5cm
日本研究中国瓷器的学者满冈忠成在《宋朝瓷器与日本文化》一文中提到:“昭和50年6月,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出土的中国陶瓷展览中,主要展品是景德镇的青白瓷及越窑、龙泉窑的青瓷,一度引起日本人民极大的轰动。这些瓷器从造型、釉色、烧制等方面,使日本工匠受到感染,从而促成了日本陶瓷业发展的契机。半个世纪以来,一些国家遗址中陆续出土了宋元时期的青白瓷,如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埃及等,都出土过青白瓷,这说明,在宋代青白瓷贸易十分发达。景德镇是青白瓷的故乡,宋景德年间烧造的青白瓷器,瓷土白,质薄腻,色滋润。真宗命进御,瓷器底书:景德年间。其器光致茂美,著行海内天下!江西南丰、吉安及安徽繁昌等窑口竞相仿效,烧造青白瓷成为时髦。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一词中有: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之句,词中玉枕,指的就是色质如玉的青白瓷枕。
来源:中陶文物鉴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