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羊币:开年投资领头羊

2015-03-02 10:29

2015-03-02 10:29:29来源:国际金融报

\
\
\

“小夏,我正在排队呢。当然是买羊年纪念币,银行已经开始发行了,我早上六点就排队了。”2月6日早晨,59岁的浙江杭州邮币收藏者王一山“忙”中偷闲,和记者联系,顺便问记者是否要“代购”几枚。

其实,早在前几日和记者聊天的时候,王一山这位邮币资深爱好者对于新年即将发行的羊年纪念币已是摩拳擦掌,决心入手。

“我已经连续好几年收集生肖纪念币了,比如去年的马币,我也是抢着发行的当天排队购买的,今年怎么可能放弃?”王一山对记者说。

有意思的是,在王一山2月6日通知记者他开始“抢”购羊年纪念币的当口,记者正路过上海浦发银行徐汇支行门口,亲眼目睹了排着“长龙”购买羊币的队伍。

来排队的大部分是一些中老年人,询问之后发现,他们有的甚至在凌晨五六点就开始排队等待购买。

十年前,购买生肖币基本是邮币收藏家们的爱好。如今,8000万枚羊年普通纪念币在发行日之后没几天便被抢购一空。由此可见,收藏生肖纪念币似乎成了一项大众收藏活动。

“这个是纪念币,未来可以升值的,我们买了总归是赚了。”买到两枚面额十元的羊年普通纪念币的李阿姨告诉记者,对于钱币收藏,她不是很懂,但是她认为这个纪念币就和古董一样,越放些年头越值钱。

“准确地说,这些购买纪念币的市民们,多半是将其看作一项理财产品。”钱币专家李成华告诉记者,现在纪念币的购买群体比往年要壮大很多,也是因为它逐步成为老百姓眼里的“可以升值的投资理财产品”。

那么,羊年纪念币的火爆购买潮背后,究竟是老百姓们理财观念的转变?还是金属纪念币本身的价值吸引?

抢购一空

羊年纪念币究竟有多火?

据南京、杭州、北京等地媒体报道,建行、交行、工商银行等银行齐聚的地方,市民们都是排着长队购买纪念币。很多市民从银行的兑换窗口排队到门外来,队伍排成“十八弯”。

然而,在羊年普通纪念币发布当日,记者也特意走访了上海几家国有银行支行,从相关工作人员的口中了解到,上海市民购买羊年贺岁普通纪念币的热情同样非常高涨。

一位不方便透露信息的建社银行支行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银行还没有开门,那些老大爷、老太太们就来排队了。有的连小板凳都带上,一看就是天没亮就来等着。”

王一山也对记者证实,在杭州的建设银行网店门口,大家都是赶早去排队等着。

“我就带着‘小马扎’大早赶过去了。现在还有一些大妈是用‘石头’排队的呢。”王一山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很多老人家因为这羊年纪念币一早便出来了,由于每张身份证只限购两枚,大家都特意将家里好几个人的身份证都拿来,就是为了能多买几枚。

“不到十点半,银行就对外说纪念币卖完了。”王一山对记者回忆,他排队的银行只发行3000枚纪念币,而他离开的时候,还有很多市民在询问银行工作人员,是否还会再次发行。

与此同时,记者获知,上海市民李阿姨一家人总共购买了十枚纪念币,她得意地对记者分享她购买纪念币的经验。“全家撒网作战,2月5日晚上我们知道要发行纪念币后,我和我家老头子、我闺女她婆婆第二天起了个大早,都在家附近的银行网点门口等着。我女儿也一大早在她上班地方的银行门口守着。”

南京的吴大爷从2005年开始,几乎每年都要买贺岁纪念币,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由于贺岁纪念币可以等值流通,并以等额兑换的方式得到,他和周围的“老伙伴”们每年都去购买,“这已经成为新年习惯”。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2月5日晚上,羊年纪念币还未开卖,记者在淘宝网发售的这枚纪念币已升值3至5倍。

记者从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中一位专门出售邮币的陈老板口中得知,在羊年纪念币还没有发售的时候,就有人出40元一枚的价格回收,如今价格已经涨到50元一枚。

南京邮币市场的一些卖家告诉记者,每年生肖纪念币兑换时都会引发老百姓热捧。今年的羊年生肖流通纪念币更因为其某些“特别的”地方,造就了新一轮的购买收藏热潮。

据悉,羊年生肖流通纪念币正面刊“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以及中国金币总公司和一些造币厂发行的贵金属纪念章和金银纪念条,收藏价值大,而对于一般企业生产的贵金属藏品,最好不要盲目买入。

目前,市场上有些贵金属纪念章包装成金属纪念币。这些“李鬼”纪念币也招来央行的抵制和打击。央行之前就发布声明称,从未发行过“徐悲鸿十二生肖金币”、“中国梦·56民族团圆金币大全”,这两套币的发行机构“上海铸币厂”也不是央行的专门造币企业。

因此,王一山认为,广大投资者在收藏、投资贵金属纪念币应通过中国金币总公司分支机构及其特许零售商等正规渠道购买,不要轻信不实广告的升值分析及前景预测,极有可能上当受骗。

“排队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撇开对羊年纪念币的价值讨论,在火爆的羊年纪念币购买潮背后,存在一个特别的现象。

回顾一些新闻不难发现,老年人对零风险、稳收益的追求一直存在,他们似乎总是难以抗拒“打个酱油的功夫就能挣钱”的诱惑。

“排队一小时愣没买上国债”、“鸡蛋特价引来100多位老人排队”、“江苏镇江万人排队免费打酱油”……生活中,除了购买生肖纪念币,买国债、买超市特价菜、购物满百元兑换卫生纸等排队长龙中,老年人从来都是主力,鲜见年轻人的身影。

如今,在羊年纪念币购买的排队的长龙队伍中,老年人再度成为主体。

年轻人很疑惑,老年人为何如此钟爱排队?

“我们也不用上班,排队去买个便宜,又为何不去?”李阿姨对于记者疑问如此说道,“你们年轻人忙着上班,不需要花这个工夫。我们老人家呆在家里没事做,如果抽空去排个队买个纪念币就能增值,为啥不排?”

显然,李阿姨的回答代表了现在很多老人的心声,“我们很多时间,只是排个队。”

对此,有经济学家分析指出,根据经济学原理,时间成本是指为了达成某个特定协议所需要付出的时间代价。它不仅指时间本身的流失,也是指在等待时间内造成的市场机会的丢失。对于热衷于利用“打酱油”的工夫排队买一枚纪念币、买两斤打折蔬菜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无需上班、有大量闲暇时间,时间成本基本为零,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何中国老人热衷于为购买国债、纪念币而辛苦排队。

对于这样的现象,李成华认为社会无需大惊小怪,“这样的现象与观念有关。老人退休后,空闲时间很多。因此社会上那些需要花费时间成本的活动,老人就成了主体。”

李阿姨的女儿张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父母愿意去排队购买债券、纪念币,这些她不会反对。

“相对于其他投资,这些都是国家发行的,价格也不像二手市场那样虚高,十块钱买十块钱的纪念币,升值了算是赚了,不升值也能花掉。老人们买了觉得心安,我们做子女的就支持。”张女士说道,这次因为老人家想多买点“龙头币”讨个好彩头,她正好有年假,便也去排队“凑个热闹”。

“很多老人不懂股票、基金,投资一些理财产品又出现各种被欺骗的事件。因此,在很多老年人手头的养老钱不知如何打理的情况下。固定期限、固定收益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成为他们的最爱,他们的零时间成本的‘排队经济’便开始派上用场,加上如今社会老龄化严重,所以看上去有点声势浩大。”李成华说道。

当然,在专业人士看来,热情购买这些普通贺岁币这样的事情,也从侧面凸显了如今老年人金融知识的欠缺,暴露出市场上针对老年人需求的低风险理财产品奇缺,是社会需要关注并且解决的问题。

来源:99艺术收藏-收藏指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