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纯素”并不是不吃肉而已

2015-03-27 00:00

■ 点击上方“拾文化”,与我们一同重拾文化信仰


纯素(chún sù )

纯粹而不杂;纯朴。《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 成玄英 疏:“纯精素质之道,唯在守神。”《文选·袁宏》:“郎中温雅,器识纯素。” 吕向 注:“纯素,谓与众不杂。” 宋 司马光 《石昌言哀辞》:“ 昌言 为人纯素忠谨,望之俨然。”



精神


在精神上,可以谓与众不杂,抱朴归一,是芸芸浮世里的一叶扁舟,简单纯粹。庄子老人家说,纯素是唯神是守,神便是精神凝练,宁而不散,方能不失,这需要的是一种坚定和出淤泥而不染的决心。

这个社会浮躁、斑驳杂陈,正是缺乏这一份纯素之心,和一些抱着纯素精神的创造者步道者。

笔者并无一颗纯素的心,但一心向学,但求纯素神魂精髓,愿借平台与大家一起分享所得一二。


健康


当今流行素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道德上的优越感,这种选择通常出于人道主义与为健康着想。





素食


也并非是绿油油的才算做“素”。50年前大家开始不管是从早期的宗教信仰,还现今的讲究环保、健康、时尚,素食始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根据素食发展的早晚,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豆腐时期(距今50年)

第二阶段面筋时期(距今约40-50年)

第三阶段菇类时期(距今约20-25年)

第四阶段蒟篛(mo yu)时期(距今10年左右)

第五阶段大豆蛋白时期

素食产品发展的这五个时期,虽然有年代间隔,但是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关联性和渗透性。据有关专家透露,从植物中提取精华将是未来素食发展的方向。






时尚


穿衣打扮,是整个世界的审美话题。历朝历代都有其独特的审美和服饰特征,在中国,也不仅仅是我们所见各种电视剧中所展现的那般。尤其是以我国主要的民族,汉族的民族服饰就能看出,纯素,一直都是华夏儿女心中最美的时尚服饰。





汉服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





文化


水墨、写意,是中国文化符号中最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不同于西方抽象的色彩堆砌,国画水墨,终极奥义是神、形、禅,一幅画可以承载5000年的哲学思考。谁有能说简单的灰度变换,所展现的纯素之神不美呢?




文丨常风


拾文化原创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laigao@10wenhua.cn

来源:拾文化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