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汉代陶狗像印上牵狗绳 学霸烧脑让文物萌活

2015-03-27 14:53

  把汉代画像砖上的宴饮场面印上桌布,数十个尚未破译的春秋战国青铜器祭祀铭文用作鼠标垫图案……这样的生活用品,会不会让人觉得格外“穿越”?从去年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陆续把历年发掘的四川文物作为艺术元素,开发了桌布、围裙、礼包甚至牵狗绳等近10种文创产品。独具特色的文物元素,让家居产品充满别样的审美情趣。

  □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图案都来自川内考古发现

  在省考古院的虚拟考古体验馆,林林总总的文创产品看上去别具艺术气息。省考古院院长高大伦介绍,“这里的每一件文创产品图案,都来自多年来在川内的考古发现。尤其难得的是,每种图案的内容和产品用途还能匹配。”

  用棉麻制成的桌布,主打图案是汉代盛大的宴饮场面。“这些图案来自彭州、大邑、成都昭觉寺等地出土的汉代画像砖,而其余几幅表现沽酒、贩肉的图案,也能让人联想到餐饮。”高大伦说。在小巧的鼠标垫上,则汇集了造型生动的鸟兽虫鱼以及看不懂的符号,这些同样来自四川各地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其中有些符号,至今没能破译。”受成绵乐城际铁路工地发掘出来的汉代陶狗启发,考古院开发了一款“萌萌哒”的牵狗绳,上面印有颇为卡通的狗造型,而这条狗的脖子上恰好还拴有绳索。

  而在“财”、“喜”、“康”礼包上,每种图案都各有讲究。结婚“喜”包上的男女接吻图案,是上世纪70年代在四川荥经考古出土的汉代石雕上的,在考古界有“天下第一吻”之称;送礼“财”包上,只见一人威风凛凛骑于马上,前后铜钱簇拥,这是两年前在广元昭化古城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图案;探望病人的“康”包,恰到好处地选择了井研出土的宋代铜镜背面的“玉兔捣药”图案,寓意早日康复。

  学霸“烧脑”让文物活起来

  桌布古朴、狗绳卡通、礼包温馨……这批文创产品的背后,是一个近十人团队的策划和构思。高大伦透露,为了让文创产品的图案和用途匹配,团队里的这批考古、历史等专业的硕士、博士们,运用自身知识积累以及对四川浩如烟海的出土文物的了解,不断提炼创意、挑选图案,才最终有了产品的出炉。

  从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顶戴花翎官帽伞,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胶带纸、翠玉白菜伞,三星堆博物馆的面具饼干……文物艺术衍生品渐渐走进大众视野,且频频创下销售神话。高大伦认为,省考古院在学术研究之外适当开发文创产品,同样也是在履行文化普及的职责。再加上所有图案均来自四川出土文物,因此也能起到宣传四川文物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文创产品,不仅能让博物馆的信息留在眼里心里,还能带走,让生活也能艺术化。”

来源:新浪收藏-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