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吉州窑工艺形成:博采众长与独出机杼

2015-08-13 09:41

  在中国陶瓷史上,吉州窑是一座以黑釉瓷著称于世的综合性窑场,剪纸贴花、木叶贴花、剔花、玳瑁釉、鹧鸪斑釉等装饰手法,共同造就了吉州窑独树一帜的风格。这些工艺是如何形成的?近日,吉州窑博物馆馆长谢小林在接受中国文物网采访时表示,吉州窑工艺的形成,可以归纳为博采众长与独出机杼两个方面。正是这两个方面,造就了中国陶瓷史上一段永恒的传奇。

  吉州窑黑釉剪纸贴花三凤纹盏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博采众长

  谢小林馆长表示,在吉州窑瓷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了其他窑口的工艺。

  北宋定窑以白瓷著称于世,其印花白瓷对其后各窑口工艺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吉州窑借鉴了定窑白瓷的印花技术覆烧法,其所烧造的白瓷,带有浓重的定窑风格,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产量。

  在中国陶瓷史上,磁州窑开创了瓷器绘画装饰的先河。南宋时,大批流民南迁,其中便有磁州窑工匠,他们把磁州窑釉上、釉下彩绘装饰手法带到南方,影响了当时的吉州窑瓷器生产。自此,彩绘装饰也成为吉州窑瓷器的重要装饰手法。

  “窑变”,是钧窑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博采众长的吉州窑,对于钧窑的窑变技术同样有所借鉴。吉州窑的窑变色斑,多为黄色斑纹,虽不及钧窑绚烂多彩,其形态同样别有特色。

  兔毫纹与鹧鸪斑,都是建窑独特的装饰手法,对于此二种手法,吉州窑也多所借鉴。诚如高立人在《吉州永和窑》中所说:“永和窑黑釉瓷兔毫纹、鹧鸪斑、玳瑁斑茶盏,在形制上明显受建窑影响。”

  独出机杼

  谢小林馆长向我们介绍,吉州窑的装饰手法,除了借鉴其他窑口的工艺外,还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剪纸贴花与木叶贴花,就是吉州窑的两项独出机杼的装饰工艺。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将剪纸工艺与瓷器生产相结合,无疑是吉州窑工匠们的独特创造。谢小林馆长介绍道,剪纸贴花工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单色剪纸,就是直接把剪纸纹样贴于器物坯胎上,施上一层釉,待釉干后再剔掉剪纸纹样,便得到釉色与胎色对比鲜明的图案;另一种为双色剪纸,就是将剪纸纹样直接贴在已上过含铁量高的底釉器上,再薄施一层含铁量低的釉,然后剔掉剪纸纹样,显出底色纹样来,入窑高温烧制,两层釉变化出各种窑变色釉。

  木叶贴花的具体方法是把桑叶浸泡加工后,贴在已施过黑釉的坯胎上,敷黄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由于桑叶中的五氧化二磷,在焙烧时与铁釉不融合,二者产生分离,黑釉上便出现叶脉清晰的图案。烧成后的桑叶呈黄色,与黑色底釉之间形成对比色,树叶的形状、茎脉在黑釉的衬托下清晰可见,妙趣天成。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