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渥临李公麟九歌图卷
长白遗珠——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展二
修养分享
修养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浸淫古玩十余年,最早从钱币入门,尤喜宋辽金花钱及铜杂项,现任中国民俗钱币学会理事,吉林省钱币学会会员,盛世收藏网钱币版版主。
《长白遗珠——吉林省博物院藏古代书画精品展》于2019年8月20日在吉林博物院开幕,展出院藏宋元明清书画精品二十五件,其中包括著录于清宫《石渠宝笈》的书画作品四件,分别是宋代苏轼的《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赋》卷、金代张瑀《文姬归汉图》、元代张渥《九歌图》卷以及清代恽寿平的《鱼藻图》轴。预计本次展览截止到本年度10月30日。


吉林省的书画收藏在我国国内省级博物馆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张伯驹先生从中献力甚丰。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出逃时,吉林省各地散失了大量的书画文物,即文博界所熟知的“清宫散佚”,其中部分书画文物通过各种途径最终收归由吉林省博物院收藏,极大丰富了博物院书画文物收藏。

本次展览分为宋、元、明、清四个组成部分,其中宋(金)书画各一件;元代书画各一件;明代书法作品一件,绘画作品七件;清代书法作品五件,绘画作品八件。

上图来源:网络。以下为作者拍摄图
张渥临李公麟九歌图卷
元
纵29、横523.3厘米
纸本 墨笔
此卷《九歌图》以屈原《九歌》中从《东皇太一》至《国殇》十篇为题材,前面加绘屈原像,共计十一段画面。此图临仿宋代人物画大家李公麟,采用白描技法,线条如行云流水,极其飘逸;人物皆有神采,体现出作者在人物画方面的高深造诣,堪称是具有极高艺术水准的代表作。每段画面后均由元代书家吴叡以篆书题名、隶书书写相对应的《九歌》原文,并在《国殇》后加书《礼魂》篇。
张渥,字叔厚,号贞期生。淮南人。生年不详,约卒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后不久。博学多才艺,善画人物,尤精白描。他继承了宋代李公麟的画法,被誉为“李龙眠后一人”。
此图根据《九歌》内容,卷首先绘屈画像,然后依次绘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当时著名书法家吴睿书辞。可谓书画合壁,相得益彰。
此卷是张渥于至正六年(1346)年冬十月为其好友言思齐所绘。虽说是临李公麟,实际上是再创造。所画人物状貌各异,生动自然。著名书画家倪瓒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在言思齐家看到了这件作品,深有感慨地题云:“张督厚(渥)画法,吴孟思(睿)八分,俱有古人风流。今又何可得哉!壬子六月廿九日,观于思齐西斋。”说明此时张渥、吴睿均已作古。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由作者提供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