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本次展览作为武汉国际创客艺术节主题展呈现了25位艺术家或团队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的展示了艺术在今天可能与科技结合的诸种形态:机械,人工智能,互动新媒体,3D打印,互联网等等。这些具有当代精神和未来探索性质的媒介尝试既是眼前所发生的现实,同时也预示着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可能走向的未来。现在就是未来,时间的延续,无数的今天构成了明天,同样无数的今天也将成为昨天,艺术家的创作皆为当代的产物,这些关于昨日之思,今日的呈现,链接未来的尝试形成了美术馆空间里的时间线。
在这个时间线上,让我们回到1948年,《湖上闲思录》是由学者钱穆编写,是由作者在1948年徜佯于湖光胜景中闲思遐想的结晶,分别就人类精神和文化领域诸多或具体或抽象的相对命题。其中《艺术与科技》该篇选自《湖上闲思录》。钱穆先生写道:“科学发展了,世界的网线拉紧了,物质生活职业生活愈趋分化,社会愈复杂,个人生活愈多受外面的刺激和捆缚,心与心之间愈形隔杂,宗教艺术文学逐步衰颓,较之以往是远为退步了。科学与艺术似乎成为相反的两趋势,这是现代敏感的人发出的叹声”。
让我们回到2018年11月,许知远主持的《十三邀》中采访了正在举办回顾展的徐冰先生,徐冰先生讲到印象深刻的韩国艺术家白南准,白南准曾说有些艺术家是在做一个盒子,别人往盒子里放东西。如果将白南准的话延伸,如果说艺术家是做盒子,那么展览就是不打开盒子和合上盒子的方式,“开合未来”就是打开艺术家未来的盒子。
回到现在,正是基于艺术与科技的时代潮流,2019武汉国际创客艺术节成为一场开创性的艺术与科技融合盛宴。本次活动以全球眼光出发,境内外艺术家共同参与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通过主题展览,国际艺术家工作坊,“艺术与科技”等系列论坛和学术交流活动搭建思想交流与碰撞的国际化平台。这个展览呈现了活跃在国内的艺术家的创作,这些创作都是正在发生的,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些参展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中,一方面是中国自身的文化痕迹,另外一方面参展艺术家中绝大部分都拥有国外文化活动和国际教育的背景,他们中不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这样国际性艺术展览项目的艺术家,同时也有类似阿尔弗雷德,皇家艺术学院这样的教育背景的艺术家,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此地即可能是全球,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我们全球此地的互联才得以实现。
谈到未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预示的未来是什么?没有哪一个时代像是今天的我们如此热衷于讨论艺术与科技的未来,艺术是表达,表达关于当代和过去,而科技是手段和形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科技关于我们的今天和未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既是传承也是创造。艺术与科技互为“开合”的打开方式,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为彼此打开了一扇大门,他们殊途同归,都强调了“创造力”这一问题。“开合未来”就是建立艺术与科技的桥梁。同时回到合美术馆本身,“开合未来“也预示着开放的合美术馆的未来,开放的合美术馆近年来举办了多场当代艺术的重要展览,开放是合美术馆走向未来的态度,也是合美术馆面向大众和学术的态度。
最后,“开合未来”是武汉创客艺术节的开始,作为第一届创客艺术节的主题展,这个展览凝结了创意天地和合美术馆同仁们的心血,感谢在这个展览实施中所有为之付出努力的人们!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