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是一个永恒的问题,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总是不断会有新生的艺术媒介出现。比如在遥远的过去,青铜器相较石器就是一种更为科学的新生艺术媒介。如此类推,那些后来曾经被历代中国艺术家广泛运用的媒介,如熟绢、宣纸、木版、油彩、摄影机、摄像机等大多是由新技术催生的新艺术媒介。故所谓“新媒介”在本质上永远是一个不断延伸或发展的概念,很难加以严格的定义。而在不同的时代中,那些锐意进取的艺术家对各种新技术与“新媒介”的使用、研究与探索,恰恰是他们适应文化变革需要所采取的措施。如果说,在一百多年前,摄影还可以被称之为新媒体艺术的话,那么,在摄影大为普及的当下,已很难再使用这个称谓了。事实上,时至今日,只有那些采用了当代最前沿和先进技术的作品才能称之为新媒体艺术。
本次在合馆举办的“国际创客艺术节”就推出了一批以最新科技手段来表现新观念、新思想与新感受的优秀作品,参展艺术家既有知名度很高的,也有初出茅庐的,他们用作品有力表明:使用新技术与新媒体来进行艺术表达,不仅能提供全新的思维方式,还能开拓全新的表达领域。另外也向观众提供了具有浸入感的体验方式。毫无疑问,所有这些都是传统艺术媒体所无法办到的,但这也正是由新技术与新媒体艺术所具有的巨大优势与潜力,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与研究。所以我们要对艺术家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当然,如何在使用最新的科技手段与新媒体时,进一步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或当下文化很好融合,还是艺术家们需要继续深入探讨或解决的问题。一部艺术史足以表明,任何在特定时段处于前沿的技术总有被超越的时候,因此,“为新而新”而不强调科技与艺术有效性的艺术作品绝不可能具有艺术史意义,反过来,只有那些借用了合适手段来表达艺术家深刻想法或独特体验的作品才会不朽。
祝愿参展艺术家能为书写新的艺术史做出更大贡献!
是为跋。
2019年8月26日于武汉合美术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