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6-17 13:59
过去看陈三石的作品不多,都是在大展联展,但是每一次都比较让人震撼,一个是主展位上令人瞩目的大尺度画幅,一个是基本都是主旋律的建设者之歌。本来以为他是因为画展的原因,后来几次在他画室工作室办公室,看到的情况其实就是这样,满屋子素材,速写,写生,反复酝酿构思,仔细斟酌推敲,都是为创作的准备。我甚至隐隐觉得,他是可能代表苏州美术界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有载获的。
果不其然,陈三石的国画《大国工匠》最终独领风骚,入选进京参展。这其实也是比较符合全国美展标准的一个恰如其分,纵观陈三石最近5年来的创作心路,一是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笔墨基础上所坚持不懈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二是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表达内容围绕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和日新月异的建设风貌,真正描绘了时代发展潮流浩浩汤汤功不可没的平凡人生——建设者之歌。
人如其画,画如其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形态构成。沪通铁路跨长江大桥是张家港有史以来无论规模体量都是最大的工程,它将改变的不仅是交通格局也是张家港的未来。作为一个画家、艺术家,陈三石觉得自己不能缺席这样一个伟大工程的建设,所以他经常工地采风,与建设工人一起吃盒饭,一起爬钢架……他要用艺术的方式去表现、讲好他们的故事,而事实上他也的确做到了。
如果说在以往更多的时候,我们见惯的是陈三石满血朝气蓬勃鼓足年轻干劲力争上游的以艺术的形式参与多快好省的社会主义建设,那么这次我们见到的是不同于以往的陈三石。这回更像是建设者工程完工以后的回家省亲,沿途到处是盛情多彩的花儿开放;像是莘莘学子埋头勤学后寒暑假的回家,路上有无数充满好奇的邂逅。既有擦肩而过的美丽,也有曾经芳华的浮现,既有转瞬即逝的感念一瞥,也有故乡难忘的依稀风景,是思绪飞扬的点点滴滴。作品中那富有韵律和趣味的线条,顺应了他自己的内心情感;色彩上的大胆运用,奔放却不流俗,这是令人回味的书写。
艺术的创作,可以翻越千山万水去千里之外寻找,也可以用心发现就是身边的人和事。和《大国工匠》系列题材那种抓住人物的瞬间动态和神情注重瞬间感受,在吸收西方造型人物结构关系准确把握的基础上,保留中国画传统人物注重传神和趣味的表达方式不同,陈三石的这组作品更有一番诗意的表达。他是以理性的思辨去思考社会、人生和艺术,探索中国画在绘画形式表达上的多种可能性,将传统中国画中的精髓与西方现代艺术的优秀之处相融合,画面呈现了新颖,散发的是一种自在洒脱和多元包容的气息。我们看到的是湛蓝的天、洁白的云、绿色的树,歪斜多变的形状、粗细不一的线条、浓淡相间的色彩、随意洒落的墨点,跳动和飞舞,跃然纸上的作品中游走着趣味和活泼,这是他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艺术家的多面性才能体现他的完整性。艺术家的丰富性才能产生他的全面性。所以,我们比较欣慰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陈三石,一个激情满怀的陈三石。这是一个年轻放飞的心灵,如果一定要以一首歌来作比喻,我还是觉得陈三石就像是有序年代的那个高明骏唱的《年轻的喝彩》。他那年轻的心,正在迎向茁壮的时代;他的笔墨是在讴歌时代,让山野放出光芒;
他是为将来的日子写下一句对白,为无尽的生命叹一声喝采,为美好的岁月谱出一曲乐章,为无尽的青春喊一声欢呼。
作者:倪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