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盲乱射”书法或是策略

“盲乱射”书法或是策略

苏坚

 

最近,“书法界”算是比较热闹……其实应该说不知道何时有了“书法江湖”之后就没少热闹过。凡事所谓热闹,无外乎一点:人民多知道,群众有反映。恰当下,热得起来闹得出广度,也跟大环境有关,比如人民群众本来就比较关心母语书写之本,何况这些年政策、拨款上还大张旗鼓地要复兴。 

据报,这回热闹聚焦于“有男人”——呵呵对面又巧妙伴有“有女人(体)”——盲写、射写、乱写,意思就是看不见、不用看、无法自控地书写。哎呀,这还了得,这不搔到了群众的痒处,书法这等难事,竟然降格到这么容易处置,这不明着装糊涂糟蹋国宝嘛! 

现在这网络生活、特别是生活网络化的时势,实话说,有些热闹真的很不好说明白,别说这么难置可否的所谓艺术了,就是一些本来由具体可判是非的事例组合促成的热闹,都一发不可收拾地不可言说个明白,比如最近热闹非凡的Metoo中国版,专家、学者、群众但见搅拌不知所以。真没办法,舆论广场不是法治法庭,流行文化不是精英文明。 

但是,人类社会恰好又是经“文化”的履历积累之后走向“文明”的,所以地球经那么多流行的热闹洗礼过后,才积累出几处公认的“文明古国”,是人类自身发展很不容易的事,对身处“古国”中人,此感尤甚,你不能轻易责怪国中人民头脑里国宝、国粹、遗产那根弦太敏感。 

对于人类文明而言,文字的发明我认为绝对是第一标志,光光有发声的语言还不算,因为声音可以随时消亡。此后,文字成为文明的进一步标志是,有的文字还发展为“书法”,在工具性功能之外单单列出艺术性、精神性担当,汉字是这类文字当仁不让的一哥。 

接着文字发明,我认为文字成熟的标志是形成“概念”,文字只有形成专有概念之后,才能成为有效承载的“信息符号”而使普遍的交流、传播成为可能。任何时代、任何地域新的字词创造都得遵循这个逻辑和机制,否则减效、失效。这不,过往时代,你能想象“Metoo=性骚扰”这样两种不同文字间的有效关联吗? 

再接着,关键问题来了,“概念”的形成,既是一件流行文化的事,更是一件严格考究的专业、学术的事,这就需要精英文化的介入,否则文明就很难积累、形成。比方说,“性骚扰”不能永远停留在群众传播、控诉的层面,你一话我一句,无界限缺标准难认定,风言流语流行一阵就消失了。所以,这个时候,应该热烈欢迎法学家、律师、审判官等出现和加入,按纲立目列条文地把“概念”、“罪名”的文本明白无误摆出来,要靠这个去“服众”,是之谓“立法”。 

书法书法者,就也是这么个办“法”! 

书法发展经年而下,有人操此而“成家立业”传芳百世或当下谋活,应该都是依“法”而行其事的,所谓丑书、乱书或盲写、射写,基本就等于“乱法”,人民群众有意见再正常不过。 

书法的“概念”怎么认定呢?列开要件单来看看:汉字、毛笔、墨汁、宣纸,没错,都是“中国创造”,但考究起来,估计现在能扰到人民群众敏感神经的,估计就是“汉字”这一项了。中国场域看,毛笔、墨汁、宣纸几项可以派上任何其他用场,比如就可以画“国画”嘛,再当下、非艺术、生活化的例子,比如用宣纸弄包装、设计,估计接到快递的顾客会更感受到“中国味”——呵呵可能说错了,也许人家感受到的是“日本味”呢!对呀,从国外场域看,毛笔、墨汁、宣纸也并非没有代替物,比如墨的效果,水性颜料中的任何黑色系列,都可以达到墨汁的书写效果,水彩、丙烯颜料甚至比墨汁粘附性更可靠呢。 

于此,我认为书法定义里,最根本的一条认定就是“汉字”,而依历史和现实,对汉字字形、笔画、意思的可认可识,便是书法“成法”至而成为既定“概念”的根本要求,界限最远去到狂草为止——因为狂草也是历史地被草书字典“法定”过的!一个人“乱书”、“丑书”或“盲写”、“射写”到了“无法辨认”的境界,抱歉,在我这里,叫不叫书法都罢啦! 

我确实主张超越了“概念”界限之后,无论任何玩法,最好不要再到“书法界”里来扯淡。有些人搞的玩的已经不是书法,却老死还往来地往书法这里扯,可能是一种出于流行、传播的策略,在国外,他们明明知道书法是国外人士脑筋里的敏感弦,在国内,捆绑女人体、越界,是知道群众脑筋里有这根敏感弦。总之,从热闹这个效应看,无论创作者的主观故意或无意,抑或群众的主观故意或无意,“粉”成了是不争的事实。 

“书法艺术”从汉字单列出来之后,夹杂其中的“艺术”一词,也早已是单独的“概念”。从这个角度,我完全无意对谁谁有意见。我看到盲写、乱书等被热闹的人里,有些人兴趣点、欲望点应该像是在“当代艺术界”,这是“艺术”这一概念里再细分出来的、也许是热闹又热门却最不好界定的“门类”。这就对了,既然想流行、传播,有的还声称是“专业的”、要独辟“绝学”,应该独推新概念、独创新符号、独立新门类,起码安心呆在前卫、当代那里“搞艺术”去,还留凡心跟凡众扯书法干啥呢?!


(注:本文原载《艺术市场》2018年第10

作者:苏坚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