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评

《崛起的意象派油画群》
http://www.gjart.cn   作者:钟磊  


《崛起的意象派油画群》
   
    在20世纪90年代,在油画艺术创造的道路上中国的油画家从未固步自封过,一直在挑战自我中不断探索和实验中。仅就地域而言在中国北方有一群油画家,不甘于油画艺术的平庸和浅薄,以冷静的沉思和执着的追求,在寻找自我中用意象油画的形式和现实的语素及思想架构意象油画的新语言和新理念。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中国北方画家的意象油画在艺术上更加趋于“以象明理”、“以理尽意”的风格,在用笔上更加简洁和写意,颜色亦于表现意象油画的内涵,组成具有意象性艺术语言的符号性,进而在油画意象的图式中阐释和呈现中国文化的意象和意境,如此抵达了刘思勰《文心雕龙》“窥意象而运斤,”“象外之象”和“境生于象外”的境界。据我所知,在中国北方的这些油画家与中国写实油画家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意象油画领域,在20多年的自主生长中已经打破了地域性的疆界,已经把意象油画语言和精神引入意象油画生长的疆域,已经拓展到全国各地,甚至已经到达了意大利、奥地利、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地。事实上意象油画的先贤们也是通过巴黎的文化名镇而完成的世界性影响,影响着一个多世纪。如高更、塞尚、毕沙罗等。而中国意象派油画群,在胡悌麟先生倡导下,由贾涤非、赵开坤、刘大明、任传文、吴向东、张东红等画家的开拓下,以一种前卫姿势在意象油画的色彩上保持着精神的漫游,在形式美感与内在自我的关照下,已经构成了意象派油画的文化半径,影响了中国一大批80年代和90年代的油画家在意象油画艺术中的探索和实验,他们试图在更广阔的领域飞翔,因此,我有必要以意象油画的文字追随他们记录下这些美好的飞翔姿势,以此来记录下这些意象油画家的思想和追求。
    早在20世纪80年代,胡悌麟先生和贾涤非曾合作过一幅油画《杨靖宇将军》,构图和立意已经打破主流文化的影响,在画面上以想象力使沉重的现实的情景再生,又以粗犷有力的表现手法,把中国人文精神幻化,把牛车、日本兵、车夫、以及白山老林的白雪,在俯视杨靖宇将军的身体之时逐层向高处递进,呈现出一种俯视英雄的独特视角,使意识形态下文化向下偏移,产生了一种崭新的精神视角。当时,这种独特的精神视角已经引发了我内心的一些思考,由此,我一直在关注意象油画也融入其中,由此,我切入到东北整体意象油画创作中,在呼唤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自我的油画探索中,开始了独立精神漫游,从而走进意象油画群落。
    贾涤非1957年8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73年考入吉林艺术学校绘画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1983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曾任吉林艺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在贾涤非任教期间,我曾参加过贾涤非1991年的个人画展,当时读到他的许多个性化油画,尤其是在葡萄园系列和女人体系列中,玫瑰红色的狂野运用令人刮目。在《秋天的葡萄》油画中,玫瑰红色占据整个画面,弯曲的女人体在画面上血肉贲张,使收获葡萄的力量从内心爆涌出来,在窄窄的地平线下蠕动,这种蠕动带出了贾涤非的意象油画语言,在以后的二十多年里形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在思想里呼吸。贾涤非的这幅油画中,以意象油画的原生诗意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承接,方式奇诡多异,线条流畅自如,色彩淋漓尽致。贾涤非在扑捉生活诗意的同时又远离了流俗的生活,并以强劲的诗意线条穿越贫乏的现代生活,以一种虚无对形而下的生活进行诗意地补充,意在表现内心的诗意,使诗意在画面中按照自己的初始的样态流淌出来。

作者:吴向东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