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郑维试图通过不同的媒介,搅动、涂抹的颜料,揭开现实僵化的外壳,露出滚烫的血肉。他要用画笔、刻刀,翻看异化的皮囊下还剩下什么?
如果恣意勾勒、堆叠、涂抹也不能宣泄他的热望,那就用刻刀刻挖、刮削,就用强大的电流烧灼、倾注留下生命意志的痕迹。
早年版画创作的经验,让他熟知刻刀在木板上留下凹凸的线条,可以让画笔和颜料延伸到色彩和形状的下面,成为他最有力的触角。
“板上钉钉”郑维(艺术百科)个展 展览现场,2010
“利希滕贝格图腾”留下的树枝状疤痕,是闪电的衍生物。但在郑维的艺术实验中,转换为木刻的极限实践,电流造成的树枝状疤痕,就像充满短暂性、瞬间性和偶然性的生活流,就像波德莱尔所定义的“现代性”。
郑维,他者003,木刻,油画颜料,矿物质颜料,120cmx100cm ,2022
郑维,他者003(局部)
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里,在消费利刃的切割下,社畜们每时每刻都深陷无意义的深渊。在现代性的无力感、无意义感、无规范感、孤立感及自我异化中,并没有挣脱的灵药,人人都在共同构建的规训与被规训的稳定链条中,被异化。
异化之下越来越精于大数据分析和商业算计的现代社会,越来越排斥狂野的本能冲动,荷尔蒙的激荡,排斥波德莱尔孩童般的激情和本真。
郑维以自己的方式“捕捉闪电”,迷恋刻刀在木板上切削的快感,但他并不执着从少年时就修炼出学院的纯熟“技巧”。在既定程式的绘画框架中,难以贴切个人的思考、情绪,也唯有逃逸、跳脱、拓展、实验......才最真切。
郑维,他者011,木刻,油画颜料,矿物质颜料,120cmx120cm ,2022
郑维,他者009,木刻,油画颜料,矿物质颜料,120cmx120cm ,2022
他的作品,见过一眼就明白,之所以能在任何材料上任性不羁的绘画、雕刻、转印、塑造,不仅是来自语言、形式的力量,也来自绘画之外的生活状态。
他才有可能建立起个人与现实之间的真正对话关系,才能在平庸的日常中创造了非常态的图像景观。
爱摇滚 爱自由
他热爱摇滚,捕捉闪电,早期的作品充满了热血和荷尔蒙的冲动,用金属刀片拼贴,用钢片、螺丝把木头碎片上的图像钉在一起……
郑维 ,曼迪那的天使,木刻 综合材料 ,206×138cm ,2014
郑维,诱导社,木刻和综合材料,135×140cm, 2012
但转眼间,少年人已经四十不惑的年纪。
据郑维说,他是深度搖滾音乐迷,平时在工作室都是边听放大音量的摇滚乐,边创作,摇滚乐的封面设计和摇滚乐歌手也都是他的创作源泉。
郑维,现场,钢板和打口CD ,120×200cm ,2013
郑维,噪音,综合材料,2015
2016年的作品《在家看现场之二-涅槃乐队》就是被金属片螺丝碎片重组后的结果。Nirvana(涅槃乐队)主唱兼吉他手科特•柯本重复出现的肖像,以及作者自己摇滚青年的碎片形象,重组碎片,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对幻灭的重构,需要一个新的支撑。
郑维,在家看现场之二-涅槃乐队, 木刻及综合材料,80x58cm, 2016
《他者011》《他者015》是2022年的新作品,西装、T恤的日常饮食男女,如何顶着庙堂中圣者脑后的光环状?
他者011,白噪音 展览现场,2022
他者015,白噪音 展览现场,2022
郑维在“他者”系列中,凿刻在木板上的形象,如同散布在中国各地的小城市青年。却在金箔和光环的照耀下,恍惚间有了别样的意味。带着这个时代残留的诗意和脆弱情感,却固执地追求他们所理解的“幸福”。因为他们所表达的也只是异化的“幸福”,如同行走的“僵尸”。
“这些颜料并不表达色彩的冷暖关系,而是肉身温度的一部分。包括那些线条可以说是硬刨出来的。”策展人冯兮指着《他者》说,这些愤怒也都源于热爱。
他者002, 白噪音 展览现场,2022
他者013, 白噪音 展览现场,2022
“他者”的衣纹、身上布满了这些狠刨出来线条,刀锋已然钝掉了,就用钝刀子靠激情在木板上奋力的刮削、推进、奔突着,才会出现的线条、造型、语言。
在郑维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经验中,现实主义创作的传统,可以追溯至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由鲁迅倡导的新木刻运动,左翼的版画创作吸收了麦绥莱勒、珂勒惠支、戈雅的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思想性和表现性的语言。在遭遇郑维后,就转向了饱满的自由意志和永不妥协的个人态度。
“利希滕贝格图腾 ”是被闪电击中后,由于闪电的超高压电通过身体时,血管破裂造成的痕迹。人体上留下的像闪电、树枝状的疤痕,看上去就像是天然的刺青。
郑维,崩溃的能量No.1 ,铁 磁石 综合材料 ,120x54cm ,2019
郑维受到“利希滕贝格图腾 ”的启发,曾以自己的方式“捕捉闪电”的痕迹,创作一系列综合媒介的作品。
郑维,绿怪兽 ,木,高压电,国画颜料,树脂,110cm x 90cm,2020
郑维,人群 ,木,高压电,国画颜料,树脂,112cm x 112cm,2020
“这些年在绘画之外,我也策展,也受颜峻实验音乐,声音艺术的影响。”近几年放弃绘画的跨专业实验性探索,对他新作品语言面貌的形成有潜在的关联,实验性的艺术方式,反而让他的绘画删繁就简,出现了大变化。
结语
自2008年首次个展至今,以木刻和绘画的结合,是郑维常态的创作方式。新作中主体形象与大面积原木色的“留白”,又平添了未曾谋面的陌生感。
最新作品“他者”系列常常会出现逃逸与画面之外的“异形”碎片,以钢片、螺丝重新粗暴的铆接在一起。
“白噪音 Zombie or God?”展,从作品到展览空间的整体,呈现一种生猛的锐气。
展览跨度16年的时间,从“摇滚乐”系列到“他者”系列,真挚朴实的真性情贯穿每件作品。作品从日常到历史图像,从具象到抽象,从叙事到观念的多面向展开他的个人史。
郑维 |白噪音 展览现场,2022
关于艺术家
郑维,1983年生于哈尔滨,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生活工作于北京。郑维的作品创作多以木刻和综合材料完成,他不仅可以把一切物品信手拈来,而且还能使其丝丝入扣。对材料的选择和研发应用,也构成了郑维作品的一大特色。郑维作品有很强的文学性和丰富的细节,他投身或者游离于现实和虚幻,都是对现实和虚幻的一种注解,是反解说反批评反庸俗化的。其近年来的两次个展被入选为民生美术馆“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近期展览包括:2022“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OCAT深圳馆,深圳;2021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坪山美术馆,深圳;“Worldwide Express&纵横四海”Daechumoo Fine Art,江陵,韩国;2020“分蛋糕”“割韭菜”现在画廊,北京;2020“前奏”盘子空间,北京;2019“神灭论”现在画廊,北京。郑维的作品被许多重要美术馆收藏,包括余德耀美术馆(上海)、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知美术馆(成都)、白兔美术馆(悉尼)、堀美术馆(名古屋)及Me Collector's Room(柏林)等。
作者:裴刚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