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11 11:13
不论你进入摄影世界有多久,都必然会遇上问题,我们无法更进一步,就可能来自一些普遍的错误,又或是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马来西亚摄影师Ming Thein的摄影工作涉及商品、野生、纪实、旅游、演唱会及食物等,他分享了自己有关各阶段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向。有一些或者你都听过又或持不同看法,但有不少我看了也觉得获益良多,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摄影新手
1) 主题不清晰
如果你的照片不是一眼就看得明白、清楚主题,就要问自己其实在拍什么。如果你的答案是“想拍XXX”,而XXX 在照片里并不突出,那么你就要再尝试拍摄,并且用各种方法,例如对比、色彩、光线、动态、焦点等等,来突出XXX。
有些情况,你想拍摄的并不是实物,在照片里是看不到的,甚至正是它的“不存在”,那是非常困难而且极度依赖照片的背景讯息与脉落,确是较少见的。
2) 透视运用不当
选择透视应先于角度。广角是用来突出及夸张前景主体,长焦远摄则是减低主体从背景中突出。只以广角来“拍摄多点东西”及用长焦来“行少两步”,会让照片变得沉闷。
3) 器材错误
这个涉及整体技术上的错误︰曝光、对焦、相机摇晃、白平衡等,这些问题通常来自于对相机过度依赖,即是事事依赖自动程序。一部相机永不可能完全掌握摄影师想要的影像,拍摄者必须自行控制一系列设定,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照片,并且改善拍摄过程,而非花时间在后制工夫,也可提高影像质素。
关于业余摄影师
1) 过份担心器材
这个问题的“病征”,就是执着于尽用所有的工具来拍摄每一张照片,又或是相信一件新的器材能改善你的作品──但作品的不足却可能源于技术不足。购买太多器材有何问题?你在拍摄时会犹疑不决,你也没时间掌握手上的器材。所以购买前先要了解现时的极限,并且确认新的东西将会解决你的问题,否则只是浪费。当然,收藏家例外。
2) 忽略照片边缘
现在100% VF已经越来越普遍,也没什么借口拍出主体意外被裁、树枝突入干扰之类的情况,拍摄时兼顾边缘也是重要的。
3) 色彩问题
有时候奇怪的白平衡或明显错误的颜色,可以为平乏的照片增加趣味,但很多时候却只是破坏了和谐感,尤其是关于肤色与食物。如果你不清楚正确的白平衡,可以后制RAW档以eyedropper帮助,或用灰卡进行手动调整。但不要让相机自动调整,尤其是拍摄JPEG的话,会大大限制了照片的讯息量与可调整性。
4) 关于黑白对比
不少人的黑白照片对比过强或是过弱。前者会导致丧失细节、色调范围不足,导致难以分辨主体与背景;后者则令人感到沉闷,就像明明厨师手上有很多美味的配味料,他却只用上一种。
5) 忽略自然边框与引导线
这些简单有用的小助手无处不在,例如走廊延伸出去的引导线就是好例子,可以吸引目光注视主体;同样它们也可能引离人们的视线,所以在构图时要加倍留意这些细节。
关于专业摄影师
1) 创意停滞
当你成为职业,意味着你已经找到一些好的拍摄方程式,甚至可以用来赚钱,然后你就会依赖它、重覆它。有什么危险?这个世界有太多人喜欢抄袭人家的创意,见一个意念好,就一窝蜂的跟着做。要在这个世界突围而出,自己就需要不断创新。
同时当职业摄影师会有一个危机,就是大多数客人只喜欢叫你做他们的要求,那些会因为仰慕你的才华,而希望你自由发挥的客人非常罕见,久而久之,摄影师就会变成相机执行人,多于创作人。
2) 外判太多后制工作
有些专业摄影师,会有一团的助手替他进行后制工作,例如加入创意元素,或进行风格修饰。一来这么做的话,可能总是无法准确做到你的要求,而最大问题时,长此下去你会跟科技脱节,如果那些助手要走了,你怎么办?
3) 没有尝试新主题
这是个经典辩论︰到底摄影师应该集中一个主题成专才,还是应该拍摄所有东西变通才?最理想情况就是你有一个可达商业水平的题材,然后你有足够基础拍摄其他主题。理由有二︰第一,你有机会赚更多的钱,因为你可以给客人额外东 西;第二,不同主题需要不同技术,而这些技术有机会跨题材来到提升你的事业。
4) 太多工作
这是有点吊诡的,因为你有才能,所以有很多工作,但因为工作太多,你没有机会拍摄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其他创作,所以你的事业也因此下滑。不过,又可能当你事业下滑时,你就有多一点时间,去尝试新的东西。平衡你的工作与自己的摄影生活,是十分重要的。
来源:北京文艺网摄影资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