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雅昌讲堂】王耀:文房四宝之纸——竹纸与宣纸

2015-03-28 23:10

  【编者按】2014年10月5日,著名砚雕艺术家王耀,来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进行了一场关于文房四宝的讲座。

  隋唐时期竹纸就弥补了皮纸的不足,成了市场上一大主流

  接下来往下讲竹纸,到隋唐的时候科举制度一盛行,全国拉百性、文人、读书人都得用纸,所以量产也就大起来了,麻纸逐渐不再会用到书写状态,最后皮纸还是供应不上,怎么办呢?竹子相对来说产量就大了,因为树皮两三年才长一次,才能轮回一次,而且成本大,竹子成本低,所以有竹子的地方,比如浙江阜阳那个地方,还有四川竹子非常多,用那种好的竹子,嫩竹子,老竹子都尝试着做纸,所以一时竹纸就替代了弥补了皮纸的不足,成了市场上一大主流,竹纸的做法也是跟皮纸和麻纸是一样的,那个时期都是传统的,最重要的这个叫分级蒸煮法。

  竹纸的分级蒸煮制作工艺

  分级蒸煮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一次一次性让纤维软化,不是说一次性,像现在这种纸的方式就是用烧简,一次性,以前古人半年、一年才能做完的事情,像现在的快餐一顿就吃完了,你说纤维就几天,甚至很短的时间,一次性全部搞定了,纤维的伤害有多大,一根纤维让它脆化、钙化了,钙化了还不算,还要用漂白,用化学漂白,因为你分级蒸煮它第一步是去了皮,第二步去了脏,第三步是去植物蛋白,它是一步一个程序做的,这样子纤维的这种保护,它慢慢柔软掉了,慢慢地揉成浆了,所以不伤害它的拉力,现在的纸就因为用烧碱,还有用化学漂白,因为它不用化学漂白,它一次性做完以后里边有很多脏,很多东西它处理不了,所以用化学漂白,这样对纸的伤害更大,这样一做完以后这张纸它的时间保存就不长了。七八十年差不多就粉了,两百年以后就看不见了,所以造纸分级蒸煮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纸后面加工再好,但是你的原先底子不好,后面都是白搭。

  宣纸的出现一下就成了纸业的领头羊

  接下来跟大家介绍纸中最重要的宣纸。有很多问题其实成也是宣纸,败也是宣纸,现在大家一提到纸不管是小孩还是老人、画家,就说写写字就买几张宣纸吧,没有说去买两张竹纸,也没有说去买两张皮纸,去买两张宣纸吧,什么是宣纸?

  前面皮纸是用树皮做的,竹纸是竹子做的,麻纸是麻做的,宣纸不是用宣草做的。宣纸指的是在安徽省泾县宣城那一带所做的纸称之为宣纸。

  宣纸的意义非常地重大,宣纸的出现一下就成了纸业的领头羊,成了冠军,这个要归公于南唐的皇帝李煜,他改进了纸张,他在原来的皮料里边,就是青檀皮,宣纸在青唐皮里边加了草料、棉料,这个草料是加了什么草呢?沙田稻草,这个草料一加上去,效果完全不一样,因为竹纸和皮纸它的韧性非常好,但是棉性不够,柔软度不够,这个草料一加进去它的柔软性非常强,所以现在我们买宣纸会跟你说你要买什么样的宣纸,是特净?半棉半净皮之类的,这个草料还有一个什么好处呢?它相对来说比竹子,比树生长规律快多了,南方一年稻田可以长三季,稻草量就有多大,还有草料还有芦苇这些,它第一让纸张柔软,而且更容易在水里经过自然漂白,所以呢?它的纸性比皮纸和更加让人舒适,就跟人的皮肤很接近的那种感觉,所以一下子成为了那个所有纸界的代表,把其他的纸都给埋没了。然后其他的造纸也都跟着宣纸在学,因为它们好卖,我做成他那样可能就卖得多一点,这是市场的需求。所以说后面宣纸的制作流程影响了其他的做纸的要求,大家都以宣纸为标准要求了。

  生宣的出现,大受艺术家的欢迎

  特别是明代以后,八大和徐渭生纸拿来作画,它出现了一种特别异样于南宋画派的用熟纸上的效果,它不确定的那种墨色的晕染方式给人感觉有一种就是说很合乎中国的我们说那种讲不清道不明但是妙在其中的那种感觉的那种逻辑,所以说呢?深受文人的喜欢,就一下盛行。所以对纸的要求呢,开始生纸了,就大量地被运用了。所以说你如果说一张宋画是生纸画的,那肯定是不靠谱,你说我这里一张宋画你一看是生宣那肯定是不行的。然后你说宋代有一张宋画是用油烟画的肯定也是不靠谱,因为在宋代的时候那个时候,基本上是用松烟制墨,所以这个也是一个鉴定常识。

  生宣一用,它首先对我们冲击最大的是什么呢?对文人画是蒸蒸日上,但对书法、对那个早期我们说那个精妙用笔的书法的冲击非常大,大家呢?都在上面写字了,很多人也就不太清楚也就在那个生宣上写,在生宣上怎么写你的功底不到的话你都写不到熟宣上那种笔法,那种精微的拉丝这种技术是找不到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学书法,要是你想学什么样的书法用什么样的纸张,这个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生宣的出现效果非常好,所以后面呢,纸寿千年这种精加工的工艺大概很多人就越来越不愿意去做了,因为我生宣就能够卖钱,就能够怎么样,市场上呢?艺术家们都爱用生宣,老百姓很多人也不懂,也不确定,所以说就觉得就应该是生宣,所以造成现在市场上很多写两个字吧,去买点儿宣纸,生宣、熟宣也搞不清楚,其实很多的画家用什么样的纸是非常讲究的,有些人喜欢用皮纸,有些人喜欢用半生熟,有些人喜欢用熟宣,它是不一样的,哪一个画家要画什么画他都特定自己去定制,有些纸呢?市场上买不着。

  再接下来就用锤子砸,砸浆,把它砸得很平整,把纤维和纤维之间这种组合砸进去,砸完以后呢,接下来就是放到水池里刚刚说的,那个纸浆,然后用这个帘子把它里边就像很细很细很薄的那个粥一样就用帘子,把它打出来这样就形成了一张纸,接下来就把每一张纸一张一张地贴在那儿烘干,烘干后接下来再用裁纸刀裁下来就可以出场了,然后你要再加工可以再加工,流程就是这样子。

  宣纸的分类

  宣纸的分类大致我也把它分成了三种,其实也有很多,第一就是生宣,生宣就是顾名思义还没有加工完的,但是现在也能用了,第二是熟宣,生宣就画大写意,储墨量大,墨色酝酿非常漂亮,可以用生宣,你如果喜欢这种超抽象的,画画生宣不错,但是画画大家都说先工后意,还是要先从小写、工笔用熟纸画得好一点,你能掌控一点,把形给找准了,造型没有后面一切都是空,有了造型再去到生宣上试试。

  熟宣呢?熟宣它是在生宣的基础上再加工,宋拓有一种纸叫玉板纸,还有一个叫煮捶,这个煮捶是怎么做的呢?它是生纸在加工的时候比如说一刀宣纸有一百张,它先拿50张出来,这50张把它弄湿,弄湿以后两张干的加一张湿的,然后把它叠在这里,压上石板,然后再砸,把它砸到最后它很平整,然后再把石板拉开再分一半出来再这么砸,这样叫煮捶,这个工艺现在基本上是失传了,就是说没人这么做了。

  然后还有宋代的玉板纸,也是非常好。到乾隆年间还有仿造过,现在说是这种那都不靠谱。

  现在的熟宣有一种叫蝉衣宣,但是这里边矾加的太过,过重,墨一上去就像肥皂粉一样的把你吸掉一层,反弹出来麻麻点点的那个墨色很灰。我们以前是绢还是熟宣都有十矾九染,熟宣上边也可以大写意,怎么说呢?我们宋代的梁楷《牧溪法藏》他们都用的是熟宣。照样是大写意,大写意用熟宣上它是有水法,它就讲究用水了,还有一种就是半生熟。半生熟适合书法和绘画,这是根据个人后面的不同来选择的。其实就是说我们早期练练字我觉得用不着,毛边纸就非常好了又价廉物美,写字也可以,练练梅兰竹菊都非常方便,我就是用毛边纸用得比较多。

  宣纸的现状其实刚刚已经都跟大家讲差不多了,市场上现在造纸,纸的需求非常大,我们琉璃厂一条街纸很多,纸不论你是写字还是画画都非常废纸,一天一刀纸要挥毫起来也非常快。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