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29 00:00
■ 点击上方“拾文化”,与我们一同重拾文化信仰
“我为什么要写?
为了不忘记,
为了跟自己说话,
为了孤独里也有灵魂在喧嚣。”
第一次对写有印象,是学写自己的名字。我的名字笔画不多也不少,但那时候总疑惑,我的名字是什么意思?为啥我只能跟爸爸姓不能跟妈妈姓?
小学里的梦魇——每周一篇作文,我死憋也只能写出“今天天气不错……”等200字。四年级时,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孩插班进来了,她的名字=学霸。据说她没有周末,每星期要写五篇作文,对她除了佩服,只有同情。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我,深知自律才能自由,成绩好的学生才可以肆无忌惮抄作业、逃课、早恋。但阅读量少直接导致我对作文力不从心,而后演化为深恶痛绝。
随着小学语文老师把过期的《读者》一叠叠地送给我,以及初中以后攀比似的买了一堆看不懂的书,慢慢的,竟开始发现了文字和写作的魅力。故事里的人都有性格,情节跌宕起伏,笑话里有大道理,男女主人公之间总是电光火石般爱得死去活来,细节里是我没有看过的世界。我终于知道,老师经常独自思考时莞尔一笑是在笑什么。
我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可以写。初中语文老师给我的作文评价永远只有一句话“文笔流畅。”我拍桌子!难道就没有别的形容词吗?语文老师您的词汇量怎么那么贫乏?!直到有一天,我把一个小故事写进了校刊,很多小伙伴给我点(头)赞,师姐说我笔下有灵气。正式感受到青春期带给我的虚荣有多让人雀跃。然后,稀里糊涂开始写给自己看的日记,“隔壁班的那个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滴窗前……”。
从此,我开始自我对话。我至少可以享受一份孤独,让自己直视内心。当我把梦想写在了纸上,那必是笃定要去实现的。当我把他的名字写在了纸上,那必是要牵手同行的。当我把那趟旅程写在了纸上,那必是蓝天白云里飘着快乐。
我手写我思。写我的踌躇,也写我的坚定。如何选择大学,如何度过自由的四年。那个小丫头片子最近成绩怎么那么好?!如何才能让头发长点儿,皮肤白点儿,腰再细点儿?未来长啥样?也许,只有在纸上,我才是个风流佳人,才可以尽情畅想。很多有想法的人,只是不敢说。在脸皮薄的青春时代,写,就是最合适的表达。
▍拾文化首发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laigao@10wenhua.cn
来源:拾文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