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30 08:07
一直以来,艺术创作日趋的大体量化成为当代艺术区别于过往艺术的表征之一,被认为是当代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在现代科技的技术支持以及各种基金会的赞助支持下,艺术家有能力创作日益巨大而宏伟的作品,这些作品也满足了开敞的当代美术馆、艺术空间的展示需要。随着当代艺术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大作品所制造的新鲜、宏大的视觉体验,成为了很多人认识当代艺术初始的感官经验。
然而自2008年以来,随着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日益多层次化,在中国除了可以看到大体量的当代艺术作品外,也有越来越多小体量的艺术作品进入人们的视线,也走进了新藏家们的家和办公室,小到甚至可以随处摆放。它们并非工艺品,有的却可以像工艺品一样被随手把玩。这些“艺术小玩意”在艺术市场层面的推广方面,近年来已经有很多机构在进行,努力连接艺术与商业的关系。在这些机构中,UCCA艺术商店的“轻抽象”项目在专业和大众层面都得到了积极的认可。在近几年的小件艺术原作经营过程中,UCCA艺术商店零售经理刘然,亲眼目睹了他们的客户怎样由艺术设计爱好者,逐渐成长为新一代的艺术藏家的过程。而UCCA艺术商店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成长。
雅昌艺术网:听说你们的很多客户是从购买设计单品和艺术衍生品慢慢开始收藏艺术品的?
刘然:是的。开始可能只是想过来买一件衣服或其他的设计单品,慢慢开始在这里发现了收藏艺术品的机会。有的人开始希望花一万元买一件单品设计的衣服,慢慢在这里发现其实这个价格也可以买一件艺术原作。我们的客户中有一部分群体很喜欢艺术,一直看展览,也关注,但是从来没有真正收藏过作品。从他开始愿意消费艺术品,这会是一个飞跃,这中间需要一个过程。据我了解,这些人从收藏第一幅作品开始,慢慢的会很难停下来,慢慢的会关注越来越多,关注你购买的这个艺术家,去了解这个艺术家,去了解这一类型的艺术作品,会关注这一类型的展览以及相关的东西。我们当时想培养一些潜在的藏家,于是商店做“轻量”展览,这确实是我们的一个初衷,很惊讶地是我们确实起到了培养藏家的重要作用,但同样也有很严肃的藏家对这个展览是非常有兴趣的。
雅昌艺术网:从市场层面上说这种轻量级的艺术展览销售的方式很多,但确实是从一种严肃的角度去选择艺术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层面,所以才吸引这些专业藏家过来。那最开始怎么想到要做“轻抽象”这个项目的呢?
刘然:我觉得这是一个趋势,尤伦斯商店是一个最早出限量版艺术品的机构,出品了最早一批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版画。但是随着我们的发展,很多的客户也是从进入这个门槛开始,从收藏一个限量伴艺术品开始,慢慢地开始收藏原作,这是一个过程,这种需求已经开始有了,我们也会大量为画廊输送很好很优质的藏家,但是对整个市场的需求,很多人可能起步就要从原作开始,这是市场的一个变化和需要。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影响,再加上商店本身通过设计集成的一个商店,让很多人,由于热爱艺术有很好的品味,可能热爱设计,一开始局限于买一些设计品,在吃穿住行方面为其所用,这种需求,会连带到艺术品。这也是一个很顺理成章,培养藏家的一个方式。
雅昌艺术网:通常在画廊里,藏家都是很慎重的,可能和画廊人需要很长时间的沟通和严谨的探讨。在你们这里情况是一样的吗?
刘然:我们从09年参加香港博览会,到现在已经第七八个年头了。在那边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藏家,有一些藏家会一直跟随着我们,同我们建立一个很长的联系,与其说当场对这个作品的沟通,不如说是之前的每天、每个月或者是每个沟通中一直在渗透的。无非有的时候到场看这个作品的时候,并不是想象中需要那么长时间的一个沟通。尤伦斯商店的同事做艺术品销售和其他画廊做艺术品销售最大的区别是我们所有同事属于综合素质非常高,我的意思是说全能,我们可以覆盖这个产业的上下游。最早所有的装展、订画、布画、拆箱、装箱、包装都自己亲手去做,包括销售也可以做,我们员工也可以特别得体地站在别人面前。装展和当天销售的时候让我们看着是两个人,我们是具备这个素质的。
雅昌艺术网:在香港巴塞尔销售或者是准备展览的状况跟在北京有什么样的区别?
刘然:不一样,因为我们会积累一些藏家,我们也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很了解对香港博览会的受众群体,他们大概的需求品位,接受的价格等等,还有他们的一些诉求和一些喜好。我们会从这些综合方面去考虑,比如说从尺寸、颜色,因为我们不光去过香港,基本上全世界的很多博览会都去过,每个地方不一样,我们都会针对每个博览会的特点去准备。
雅昌艺术网:从05、06年一提当代艺术能想到的就是体量大,视觉冲击力强,到现在很多艺术品越来越精致化。你对这个现象怎么看?
刘然:我觉得这是满足当下,也是经济和社会环境所致的状况。我完全从Marketingt这个方向去说,在我看来包括80后的艺术家,新一代的艺术家,因为生活的状态,他们的经历会让他们更关注于自我,情感,不像60后、50后那些艺术家关注的东西是很社会性的,他们的作品社会题材和政治题材特别多,这些题材本身这个话题就很大,很沉重,所以如果表达一个小小的东西,你无法感知,你没有那个力量,必须靠一些画面,包括视觉,整个的展现的方式去让人关注、刺激到观者从而产生一个感受。现在不是,80后、90后,关注自我、自我感受,这个东西会很细腻、很悲观的,可能都不需要很大,就是一个一点点就可以足够触动。
雅昌艺术网:所以当时想要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就想到要请鲍栋这样相对年轻的策展人对吗?
刘然:对,因为鲍栋老师很年轻,又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他又能接受这种现代的商业环境,了解市场和商业,而不是说因为我是一个策展人,我要纯粹,我要跟商业的东西划清界线,有的人很在意这些东西。但我们需要找一个人,可以在艺术和商业上做很好的结合。因为只有做很好的结合才能够从大的环境下整个推动艺术或者是商业这个层面的大的发展,从这些方面考量,鲍老师很合适。他对这种模式首先主观上是认同的,他认为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会觉得他做这件事情很伟大,真的是身体力行地推动中国当代艺术。如果拿名和利来衡量,可能能找到很好的事情,但他完全不是在这个层面上来做的。我们需要这样的人,让大众去了解艺术,去购买和收藏艺术品,一下将艺术从很高的地位上拎回去了,没有比这个行为再伟大的商业行为了。这可能也是尤伦斯商店存在的意义,真正的在完善艺术的产业链条。
雅昌艺术网:你们和设计师的合作也是这样对吗?
刘然:对,比如我们和设计师合作,很多设计师找我们来聊的时候没有名气,没人认识他,他自己有一个小作坊,做点儿东西,都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有经验,我们知道怎样是可以卖掉的,给他信心,按我们的方向去调整他的包装、价格,工艺,可能一开始连图片也没有,我们帮他拍,我们帮他写,最后在尤伦斯很多人开始关注,同类的人关注,别的平台关注,我们也推,媒体开始采访设计师,他就火了。这时有两种情况出现,一种情况是无论多有名,也会念及尤伦斯的帮助,对我们有情感和情分。无论什么时候找他帮忙,都义不容辞。我们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更加巩固这个产业的链条,这些人是第一种类型,还有一种类型是,成名后找到了投资者,进入了很好的商业的环境,就不需要我们了,因为尤伦斯的意义是找到一些很好的设计师,新的,少的,如果有一些完全进入大众商店的,可能就不是我们的产品了,我们就给别人做了嫁衣了。
雅昌艺术网:所以你们要不断地发现新人吗?你们做艺术这一块是不是也在这样做呢?
刘然:是的,而且我们是不断地将新人推到一个好的经纪公司,所以特别特别累,一直在工作,这就是我们的压力。 我们做艺术是这样,先把标签做出来,之前大家知道我们做限量版最专业的机构,但是市场的需要,起步可能就是在作品上了。 现年轻艺术家70后、80后,可能原作也没有很昂贵,但是生活水平是不错的,也可能起步就挺高。我们希望未来把这个标签可以做足,如果你想买一张收藏,想买一张小的原作,去尤伦斯看一看,尤伦斯商店会有,先把这个做好,自然其他的就都好了,像我们做设计一样,让别人知道尤伦斯商店支持原作设计,这样设计师会慕名而来,前期会比较努力,比如前期我们会自己去挖掘,真的去找,翻山越岭地去联络等等。
雅昌艺术网:有UCCA的背景是你们很大的一个优势。对吗?
刘然:是的,我们本身有背靠着美术馆这么好的一个条件,这是很难得的资源。尤伦斯的运作是良性循环的,资本流入支持美术馆的运营,美术馆会做很高品质的,非常学术的展览,不受商业的影响。为大众呈现什么是最好的当代艺术的一个发展的标准,不被商业牵制。而商店可以真正地去利用好这些资源进行一些商业方面的运作去服务于大众,让大众了解,赚到钱又可以回馈支持美术馆。就我个人而言,商店经营已经完全融入我的生活。跟设计师、艺术家合作,让他们呈现出来,分享给我的客户和藏家,都出于我对这份产业的喜欢,正因为我自己喜欢,所以我才能真心地做好,才能工作中不单单是一份工作,而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成为尤伦斯商店在做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有什么?我的生活就是我的生活方式,就是你看到的那些,呈现出来的那些。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周雪松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