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2015-03-30 11:01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老墙上的砖瓦情缘

眼下,读书已然泯为小众,读诗者更甚。单说读诗,印象中最近一次读诗,便是偶得平凹老师早年诗集《空白》,让人能像古人吟诗今人作念诗或读诗的一本。诗集《风过耳堂吟稿》也是很巧的机缘而得。随意翻开,“海马海马御海风,东来长安大唐宫……”余惊讶,这两句竟出声读了出来的。抬眼见诗名为《唐海马葡萄纹砖赞》,便有了兴趣从头翻看诗集。

“走兽翎毛呼欲出,吉祥篆字意宁馨。”“远忆秦文护瓦青,曾经寒月照雕甍。”“龙子曾经嗜美鲜,缘何寂寞上华檐?”……《汉四灵八方砖赞》、《题燕下都饕餮纹瓦当》、《题汉蟾兔纹瓦当》,四言、七言、五言、小令,风格多变,或诙谐调侃、或严谨端庄、或奔放豪情、或低吟轻赞……如此大量咏秦砖汉瓦的诗文,足见诗集作者对秦砖汉瓦的挚爱。

这本诗集是赵熊先生所作。人都知他是著名的篆刻家,字写得好,印更是刻得无双。而写诗,是他给我们的一个惊喜。提起西安这座古城,有贤者歌之:一城文化半城神仙。可见,这座城是一座耐人品读的文化之城。《诗·大序》曰:因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赵熊先生对这座城的感情,和秦砖汉瓦的交情深厚到了几层?

“我和秦砖汉瓦结交,与秦汉唐相关联,可以说,秦砖汉瓦就是我和这些历史的连接点。”赵熊先生这样说。而这句话,举重若轻。

“收藏瓦当、研究瓦当的人不少,我收藏的则甚少。我主要是从拓片上了解的多一些。”先生很坦率的讲,从云纹瓦当、四神瓦当、兽纹瓦当到文字瓦当,就像一座磁石铸成的迷宫,吸引着他一点一点,慢慢地从拙朴而精美的秦砖汉瓦,延伸至秦砖汉瓦背后身处的历史场景:“很有意思。举个例子,就拿较普通的‘与华无极’、‘与华相宜’瓦当来说,他们出土于华阴一带,是当时粮仓及相关官署建筑上所用。‘与华无极’意为与华山相生同寿;‘相宜’为和谐适宜平衡之意。‘与华相宜’,意为与华山一样,相伴永生,取意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赵熊先生说着,起身取来一块‘与华无极’瓦当。见众人疑惑他手中瓦当明显小了一号,先生乐于给人普及一些‘幼稚无聊’的常识和民间流传的说法:“未央宫遗址一带曾出土大量瓦当,早些年附近的村民将瓦当周围的圆廓敲掉磨平,将花纹或字样的一面往正在烙的锅盔上一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花花馍。有朋友讲笑话称,自己收藏的瓦当上面,怎么竟还留有面迹。”

的确如赵熊先生自己所言。这些小小的瓦当,你可以从字面意思,到纹路的讲究,一路追溯探究至这些瓦当在椽头时椽下的人文风情,古今的社会风尚,人们的祈愿喜好,在当时的骄阳下,正在发生的“历史”,而后隆隆而过的历史车轮伴随的风,将这些瓦当吹落入车辙,作为垫脚。“人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瞬间的过客。但这句人人都会说的话,并非人人都真的明白。”

“有那么‘轰’的一瞬间,你会觉得寂静的内心世界突然和什么碰撞了,突然你就好像认识了自己。”赵熊先生所说的碰撞,就是与瓦当背后所承载的历史、人文‘接轨’了,而这些,正是千百年来人类追寻本源、寻找自我的唯一正途。“认识了自我,就豁然了,也坦然了,这对每一个人来说,影响都是巨大的。”

而这些,有可能是赵熊先生在某个七月流火的下午,一定是站着的姿势,手里拿着一块瓦当或者拓片,一阵穿堂风而过,赵熊便有了那“轰”的一瞬间。也有可能是他受某个朋友邀请,鉴赏新出的秦砖或汉瓦,一件饕餮纹、云纹或朱雀或玄武或者海马的图案,引发了他此前对秦砖汉瓦所有的探究和积累,于是,有了质的飞跃。他不再单纯痴迷于从秦砖汉瓦上刻着的纹字,去探究彼时篆书这种书体在民间使用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形、意、神的衍变?也不是单纯的去从字、形、意到彼时尚黑或尚红的用色讲究,甚至彼时那些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所标示的地理方位、与天上星宿之间的神秘关联。赵熊先生从秦砖汉瓦中得到滋养,已经助他从人文的收获升华至对生命和自我的寻找。

究竟他是何时悟的,我们无从知晓。但他的悟多半来自秦砖汉瓦则是毋庸置疑,从赵熊先生《追寻初心》的文字中即可印证。

赵熊先生很念旧,给自己起的斋号和笔名,面墙斋、老墙。起因其实是先生的老屋,一间窄长形的“斗室”。“桌子靠着墙,身后挨着墙,眼睛往外面一看是城墙,所以我就给自己起了个‘对墙斋’,后来陈少默老师,他说这个‘对’字太直白了,改成‘面墙斋’。”

而赵熊先生给自己起笔名老墙,余私下认为,也颇有意思,他恐怕是喜欢老墙的厚重和风云流转之后的伫立。老墙上必有青苔,而这青苔正是老墙的眼睛,抬眼就能看到飞檐下椽头上的瓦当,不远处就可见西安人骄傲的城墙,这个城墙里,不是说一城文化半城神仙么?赵熊先生并不是那么想曲进“城”里去,他觉得,一段老墙,看着其实更洒脱。

哦,老墙不远处,还能望见他的老屋么?

来源:99艺术收藏-藏家故事 作者:大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