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石湾窑仿钧釉笔筒

2018-03-03 19:23

  皖南藏友叶茂、张友兰夫妇任教于青杨中学。他们继承家传爱好收藏,藏品颇丰。古代陶瓷为其专项,数十年研究,造诣亦深。藏品中佳品占有一定比例。日前来宁带来上乘明清民窑瓷品,其中一件晚明时期广东石湾窑仿钧釉笔筒(见图),精美别致,余一见手之不舍。

  该器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0厘米,宽圈足,白砂胎,胎体厚重。笔筒周身雕塑一株樱桃,枝杆为深褐色,叶为淡绿色,挂鲜红果五枚,上栖一鹦鹉,黄爪绿羽,蓝色尾羽,神态自然具动态,这是一组寓意吉祥图案,“五子登科”、“英武盖世”。底釉以红绿彩釉衬托,淋漓如“雨打墙”。从整体来看显得庄重古朴而华美。对此件经相互赏析,认为是广东石湾窑仿钧釉之精作。在当时不失为一件高级文房用具。

  石湾窑创烧于宋代,盛于明,极盛于清代,仿钧釉产品极负盛名。该窑陶瓷器的传统是白砂胎,胎体厚重釉面凝厚光润。尤其仿钧釉的蓝色、玫瑰紫、墨彩和翠毛绿非常突出,石湾仿钧并非生搬硬套。钧器是—层釉,而石湾窑仿钧是二层釉,尤以“雨淋墙”工艺著名。所谓“雨淋墙”好比一场倾盆大雨打在土墙上使泥土自然流淌,参差淋漓形成一种图案,说明精细的窑工观察自然而借鉴发明,可能采取挂釉法所成。在此件的底釉上不难看出这一点。石湾窑仿钧代表作水平最高的要数陈设用器、文房用具和陶塑。

  自明代晚期至清代早中期往往在产品上带有店号和印章款识。如:晚明的“祖唐居”、“陈粤彩”、“杨升”、“可松”等;清康熙时的“两来正记”、“文如璧”等;乾隆前后的“沅益店”、“大昌”、“宝玉”、“琼玉”、“如璋”、“来禽轩”等;道光前后的“黄炳”、“霍来”、“冯秋来”、“瑞号”等。

  这种带有商标性质的款识含有创名牌互相竞争的意义。由于窑户作坊互相竞争促使质量提高,使产品更加华丽精美,所以,在明清时代石湾窑陈设用器、文房用具、陶塑风靡一时,深受广大人民所钟爱。石湾窑—度飞快发展,产品畅销,出现过繁荣景象。现在从仅见的传世品看确实是美不胜收。不过所见带有“祖唐居”款识的瓷器较多。但也不排除民仿品和现代仿品,对此必须综合分析,是不难看出破绽,确定真伪的。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