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3-04 12:54
![]() |
![]() |
![]() |
![]() |
![]() |
![]() |
木版年画 年味 本报讯 杨柳青年画《新年多吉庆 合家乐安然》直接体现民间过年的隆重习俗,画面绘制了清末民国初一家几代同堂过大年的热闹场面。北方农村的老式民居,正房一般是面南三开间,当中用隔墙断开。门扇上贴着大红的对联,房顶上悬挂着彩色灯笼,钱囤粮囤上贴着大红“福”字。特别是几个妇女和儿童,围在一张大方桌周围,有和面的,有擀皮的,有拌馅的,有捏饺子的,有举着包满整盖的饺子挪到别处的。场面和谐欢乐喜庆。 说到木版年画,各地的木版年画工艺大同小异,基本采用坚硬,纹理细腻的梨木,枣木板雕刻后,刷上水墨,印在容易吸水的宣纸上,也用水性的彩色颜料,分多板多次印成彩色年画,通常可用五板,最多的如朱仙镇年画,有用九板印制的。 桃花坞木版年画只用红黄绿蓝黑五种色彩。杨柳青年画则采用雕板印出轮廓线条,再以人工填色晕染;四川绵竹木版年画先印线条,人工填彩完成后再套一次金线板;而晋南的木版年画喜欢以画上配诗,字画,也自有特色,很多木版年画还很注重反映当地的风俗民情,如桃花坞年画,传统题材还包括“姑苏万年桥”“玄妙观庙会”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备受群众喜爱。 它与胶印年画有很大不同,胶印年画是通过现代的印刷手段印制的年画,印刷厂出的年画大多都是胶印的,平常看到的报刊杂志都是胶印的。而传统的年画是木板的,有很复杂的工艺在里面。 木版年画 发源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鼻祖 本报讯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主要分布在开封、朱仙镇及其周边地区,另外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 据醒狮国学报道,它的木版年画更是历史悠久,北宋年间,每逢过年过节,尤其是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它用色讲究、色彩浑厚鲜艳、久不褪色、对比强烈、古拙粗犷、饱满紧凑、概括性强等特征。以传统技法构图,画面有主有次,对象明显,情景人物安排巧妙,表现出匀实对称的美感。 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最多就是门神。文门神有五子、九莲灯、福禄寿等;武门神常是戏曲中的忠臣义士和各类英雄好汉。不同人的房门常贴不同内容的门神:已婚子女辈房门贴天仙送子、连生贵子、三娘教子;中年人房门贴加官进禄、步步莲生;老年人房门贴松鹤延年和寿星之类;少年儿童居室房门贴五子夺魁、刘海戏金蟾等。 木版年画 传承 邰立平:一己之力撑起凤翔木版年画的复兴 本报讯 中国的木版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以及广东佛山、 四川绵竹、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西临汾等;其中陕西凤翔木版年画根植于丰盛的传统文化沃土之中,以艳丽的色彩、夸张大气的造型独树一帜,居于西北地区首位。 据人民网报道,邰氏家族自明代开始至今,一直未曾中断凤翔木版年画的生产创作,到了邰立平这里,刚好是第二十代传人。邰立平一人扛起了复兴凤翔木版年画的大任,使之在濒临消亡之际重获新生,并发扬光大到海内外。 这些荣耀背后,是步履维艰的复兴之路。 现在,西北五省木版年画基本都停止了,只有邰氏一家在坚持。而全国木版年画国大师共三位,邰立平是最年轻的一个,今年也已经65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最重要的“依然是恢复。” 凤翔木版年画邰氏家族传承了五百多年,几经兴衰。邰立平的祖父邰世勤被大家称作“全把式”,绘画、雕刻、制作皮影等全部在行,邰立平从6岁开始便跟着家里打杂,10岁就会拿刀雕刻一些简单的图案。一直到1978年,邰立平坚定了“复兴木版年画”的志向。 20世纪80年代之后,胶印年画充斥市场。这种年画便宜色彩鲜艳,很快挤压掉了手工木版年画。加之现代文明的来临,农耕时代的习俗逐渐没落。木版年画从之前家家户户过年时的“刚需”逐渐面临终结。目前为止,西北五省只有邰氏一家在经营年画。 邰立平说:现在很少有人买凤翔年画了,但是,它逐渐演变成高端收藏品。很多艺术爱好者和文化机构在收藏木版年画。但是,需求量是相对少的。怎样普及到每家每户,是接下来的探索。 传说 大将秦琼、尉迟恭 为何被称为“门神”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早年创立江山时,东征西讨,杀人无数。他即位后身体不适,常夜中梦有恶鬼纠缠几无宁日。大将秦琼、尉迟恭请求夜晚戎装守宫门两旁,当晚果然平安无事。太宗大喜,但念其辛劳,遂命丹青妙手绘二将之像,悬挂于宫门。 此后,邪祟全消,“后世沿袭,遂永为门神”。朱仙镇的年画除了神祗类,最多的就是门神,色彩非常鲜艳,多用青、黄、红三原色,对比强烈,正应了过年时的欢乐气氛。 传说归传说,史载:中国木版年画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的开封。《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北宋门神画在中国绘画史上首开了木版年画的先河。 木版年画 故事 木版年画之 《三猴烫猪》 《三猴烫猪》是传统绵竹年画中具有特色的讽刺小品。 画面上一张方桌,周围坐着三个猴子和一头猪,它们正在玩四川纸牌。精灵的猴子串通一气,趁猪与女子调笑之机,暗中在桌下递牌作弊,猪一心二用,大把的钱都进了猴子的腰包。 据老艺人说,当年起稿的画师家中有一个嗜赌的儿子,屡教不改,画师创作了这幅画,用巧妙的构思、活泼调皮的形象、幽默诙谐的情调,刻画出几个令人难忘的赌徒形象。这幅作品经刻版师刻成版,流传了下来。 (“烫”—四川话为“糊弄”“整人”之意) 木版年画之 《白狗争风》 此画根据川剧《白狗争风》绘制。有一白狗精,见画匠刘成金之妻梁氏貌美,企图霸占。白狗化身刘成金形象,去见梁氏,刘成金归来见面相争,一时难辨真假,赴县衙对簿公堂。包拯审清案子,斩白狗。画面上一妇人为梁氏,另外两个男子为刘成金和白狗精化身的刘成金正在争妻的情景。 木版年画之 《狗咬财神》 从前,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有装扮成财神的人给各家各户送纸画的财神。 有一年正月,送财神的人很多,先来的财神出口好听的话一说,主人家高兴得很,给了礼信,狗见主人眉开眼笑,也就躲在门后,只汪汪叫几声。后来一个接一个财神来,主人的脸色就不太好看了,这时候有一个穷人装的财神来到门前,外面穿着光鲜的衣服,却露出了烂裤脚,他高声唱着:“财神开了腔,年年买地方”的吉利话向主人家讨钱,主人给了他一点钱,财神嫌给得太少,赖着不走,躲在门后的狗一下子扑了出来,照他的腿就是一口,财神不敢说话,捂着腿就跑了。 67岁的老人徐秀贞是东昌木版年画的传承人,这是她雕刻木版年画的木板模型 天津杨柳青年画《新年多吉庆 合家乐安然》,直接体现民间过年的隆重习俗 |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