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何叶卿毕业作品_雕塑与公共艺术

姓名:何叶卿

院校:华东师范大学

专业:雕塑与公共艺术

作品名称:《路径》

雕塑 130x200x60cm 玻璃钢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作品《路径》更多地是想展现人的经历,一种路径的探索,所以在整个作品的造型处理上,隐匿了一些细节的外形,人物的性别等,减少人的形态描述,更注重精神的外化。五块基石也不单纯是自然状态的描述,是人格化的,对精神世界的探索,整件作品呈现出对世界的思考。

作品名称:《观》

雕塑 130x180x200cm 玻璃钢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作品《观》就是在思考如何把意识和物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为了强调自我内心关照的记忆,选用了对人们有特殊记忆的物作为创作的主要元素。将石块悬置于玻璃板上,不远处的地面上放置了一块蒲团。在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中,蒲团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及特殊含义,常用于打坐、坐禅等。而对石块的造型也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特殊形态,犹如记忆中打坐的人。

蒲团与石块,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内相互照应,人与物不断的交互、精神与物的交互。人和自然、意识与物,两种元素用距离拉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气场,体现出了对于内心的关照,显露出了一种特殊的意念美,其中的对照关系也使得整件作品更具有禅意,进而引发观者更多的思考。

作品名称:《观》

雕塑 130x180x200cm 玻璃钢 创作年代 2018

作品故事:

作品《观》就是在思考如何把意识和物之间的关系表达出来,为了强调自我内心关照的记忆,选用了对人们有特殊记忆的物作为创作的主要元素。将石块悬置于玻璃板上,不远处的地面上放置了一块蒲团。在人们的生活和记忆中,蒲团具有一定的特殊作用及特殊含义,常用于打坐、坐禅等。而对石块的造型也进行了适当的处理,使其具有了一定的特殊形态,犹如记忆中打坐的人。

蒲团与石块,在这样的一个空间内相互照应,人与物不断的交互、精神与物的交互。人和自然、意识与物,两种元素用距离拉开,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气场,体现出了对于内心的关照,显露出了一种特殊的意念美,其中的对照关系也使得整件作品更具有禅意,进而引发观者更多的思考。

艺术家简介:不忘初心

阅读原文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