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半个瓶子也挺美:乾隆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壁瓶

我们生活里大多数的瓶子都是摆在桌子上看的,但这回要说的却是一种挂在墙上欣赏的瓶子——壁瓶。由于壁瓶使用中要被挂起来,所以大多数的形状就好像把平时摆在桌子上看的花瓶,纵向一分为二,正面看着完美无缺,背后却是平面的还有几个小孔,从侧面看上去就像半个瓶子一样。据传,明宣德时,一窑瓷器烧成,其中一件花瓶胎质细腻,色彩纯正,是难得一见的精品。大概是因为太兴奋了,窑工在搬运花瓶时,一不小心,竟然把它摔成了两半,窑工心疼极了。就在他看着摔成两半的花瓶伤心时,突然脑子里划过一道灵光:如果把摔碎的半个花瓶背面镶在墙上,正面不就看不出来了,那不也是一件很好的装饰品吗?从此,在瓷器的造型里,就又多了一种专门用于挂在墙上装饰的壁瓶。
但这也只是个传说。据耿宝昌先生《明清瓷器鉴定》记载,壁瓶造型最早出现在晚明万历时期。器型有半月形、葫芦形等,纹饰多龙纹、折枝花卉、高士、八仙等高雅图案。
到了清代以后,壁瓶才逐渐流行开来。尤其是乾隆时期,壁瓶盛极一时,现在我们去故宫的三希堂还可见到,一个墙壁上就挂了十多只,各式各样的精美壁瓶。清代曾有诗赞壁瓶云:动洁路搴秀,静悬屋盎春。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西洋人物壁瓶 观复博物馆藏
观复博物馆工艺馆里展出的这件壁瓶,就是一件乾隆时期,铜胎画珐琅的作品。瓶子颈部作双夔龙耳,器身通体绘万字不到头锦地,中间开光饰西洋人物风景,上面绘画三只羊,寓意三阳开泰。整个画面中西结合,繁而不乱,是乾隆时期典型的风格。
壁瓶又名轿瓶,古代有身份的人出门时,把它挂在轿子上,里面插上一枝花,路途中也不忘平添一份雅致。今天的人路上除了手机相伴,还有的就是地铁里、公交上铺天盖地的广告,毫无半点情趣可言。现实的风景虽以无奈,希望我们人生的旅途都能置一瓶、插一花与美同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